蟹貨鬆綁高位沽壓大 A股升浪斷

蟹貨鬆綁
高位沽壓大 A股升浪斷

內地4月份新增信貸大減,期內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及工業品出廠價格(PPI)跌勢加劇,顯示內地經濟不振,加上四川確診首宗甲型H1N1流感個案,增添投資者對後市憂慮,A股七連捷後「斷纜」,昨逾八成股份下跌,滬綜指跌1.75%,深成指更暴跌3%。
對於A股走勢昨於午後急轉直下,光大證券分析師黃學軍認為,這是由於A股估值高,以及市場憂慮經濟會較預期差。他指,內地通縮已較預期嚴重,加上發電量下跌,均令市場擔心工業和出口會進一步下滑。此外,去年不少投資者趁奧運前於政府「維穩」期間,即在2600點至2900點水平大舉入市而「坐艇」,故滬市升穿2600點關口後,將觸發不少鬆綁沽盤。
信貸增速減慢,金融股首當其衝,昨早段隨外圍高開的內銀股在收市前一小時掉頭向下,寧波銀行跌3.3%,券商股更大幅走低。煤炭板塊全軍覆沒,靖遠煤電跌停板,兗煤(1171)及中煤(1898)A股跌逾5%。甲型流感隱憂令運輸及旅遊板塊受創,海南航空跌7.4%、國航(753)A股滑落5.2%。醫藥股則借勢炒高,海王生物、萊茵生物及達安基因漲停板。

內銀股高開 收巿前倒跌

滬綜指昨收2579點,跌45點,深成指跌314點,收9868點,兩市成交增8%至2600.76億元(人民幣.下同)。分析員認為,滬綜指今年來累升逾四成,市場已過度透支內地經濟回暖及流動性充裕等利好消息,而宏觀數據反映經濟實際情況未如預期般樂觀,遂令投資者回歸現實,大市亦頓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