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北京學生決定,翌日在天安門前發起絕食抗議,促請政府盡快與學生真誠平等對話,並要求就《人民日報》4月26日社論,重新評價學生運動。學生的絕食行動,將學潮推上高峯。
學運領袖王丹當日在記者會表示,參與絕食的同學會堅持到底,決不會中途離開,一直等到政府有答覆才肯罷休。至於會否拖延到15日,影響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訪華的行程,他說政府肯定會想辦法制止,但他個人認為,那時不該有大規模行動,因為同學不想利用外國力量來向政府施壓。
王丹等上書中央請願
王丹又表示,他跟吾爾開希、馬少方、封從德在5月11日草擬了一封致中共中央的請願信,並已寄出,內容主要向黨及政府表示,學運反映出來的許多問題值得他們反思,又表明學生願跟他們溝通。
對於學生計劃在戈爾巴喬夫訪華期間遊行,國務院發言人袁木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政府會繼續採取與前一段時間的正確態度和措施,妥善解決。
另一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啟立、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芮杏文分別到《青年報》和新華社與工作人員座談。
他們曾這樣說
「我雖愛米飯,但更愛真理。」
—1989年5月12日學運領袖發動翌日起絕食,並宣佈一系列的口號。
悼念六四亡魂
嚴文 22歲
北京大學數學系二年級學生
1989年6月4日凌晨1時許,在木樨地幫助拍攝時被打中右大腿動脈,送海軍醫院搶救不治身亡。遺體火化後,葬於太子峪公墓福南區第11排。
八九民運人和事
《天安門廣場》
位於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集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廣場。上世紀以來,這裏先後爆發過1919年的五四運動、1948年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1976年反對「四人幫」的四五運動,以及1989年的六四事件等,成為中國民主運動的催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