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四川大地震一周年。在經歷8.66萬人死亡、失蹤的國殤之後,死難者家屬的哀傷仍未平復,災區的重建仍在起步階段。一場天災加人禍的浩劫,對中國經濟的衝擊甚為輕微,但在官場引起的震盪迄今仍在持續,廣受災民愛戴的總理溫家寶昨日未赴四川參加地震一周年祭悼活動,也隱含多重政治意味。
享清官榮譽功高震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山河變色,蒼生泣血。中國國務院首次為自然災害設立為期三天的全國哀悼日,天安門廣場首次為在自然災害中死亡的平民降下五星紅旗。在地震當日趕抵災區指揮救援的溫家寶,後來又四次巡視災區,今年春節還親自下廚炒菜慰勞災民,令其平民總理形象愈加深入人心。青川縣黃坪鄉村民上月用五穀雜糧拼貼一幅《總理來到棗樹村》畫像,感念溫家寶親臨災區,儼然為他送上「萬民傘」。
但是,不能不說的是,去年北京奧運之後,溫家寶受到一批中共御用理論家及左派文人圍攻,批判他的民主、博愛普世價值論,要他對近年改革開放中的問題負責,帶頭的正是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舊部屬、中國社科院院長陳奎元。溫家寶在今年全國人大閉幕記者會上難掩疲態,亦令海外輿論關注胡、溫的關係,近日又有評論稱,溫家寶享盡清官與明君的榮譽,有悖中共的傳統,已是功高震主。
由此看來,溫家寶如缺席四川地震一周年祭悼活動,恐怕有避嫌之意。畢竟,胡錦濤去年亦曾親赴災區,但災民並未為他塑像,溫家寶實在不宜再接受災民的歡呼。而且,四川迄今公佈的地震傷亡人數不盡不實,對造成數千學生死亡的豆腐渣教學樓更是不予追究,有悖溫家寶去年對增加救災透明度的要求。溫家寶再到災區,恐難以平息政府與災民矛盾。不過,溫家寶不到災區,不等於可對有關問題聽若未聞,否則於心何安、於心何忍?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