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去年基數高、食品及原材料價格下跌,以及市場疲弱需求影響,中國4月份雙通縮情況惡化,並較市場預期略差,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跌1.5%,工業品出廠價指數(PPI)跌6.6%;不過市場普遍預期在信貸急增下,CPI於下半年會逆轉回升。
豬流感累豬肉價跌29%
統計局公佈4月份CPI跌1.5%,連續第三個月通縮,跌幅較3月的1.2%大,亦較市場預期的跌1.3%為差;當中食品價格跌1.3%,豬肉價跌幅更達28.6%,非食品價格跌1.5%,但家庭設備和醫療保健價格均上升了0.9%;若與3月份比較,跌0.2%。
4月PPI數字亦較市場預期的跌6.3%為差,為連續第5個月下跌,跌幅亦較3月份的6%為大;當中原材料、燃料價格跌幅達9.6%,例如原油出廠價跌幅達53.6%,不過煤炭開採出廠價則上升8.7%。
4月CPI跌幅較市場預期為大,穆迪報告認為,商品價格下跌及人民幣滙率走強,均是CPI下滑的因素。美林指,CPI跌幅較市場預期為大的原因,其中包括豬流感令食品價格下跌。至於PPI續跌令通縮加劇,野村報告分析,由於環球經濟衰退,商品價格及原材料價格亦被拉低所致。
PPI跌6.6%超預期
展望未來,野村指隨着中央刺激措施見效及強大信貸增長,將會推高CPI,相信下半年會返回通脹水平,第四季CPI會升2.3%。巴克萊則指出,CPI跌幅或會進一步擴大,但隨着信貸擴張,下半年跌幅將收窄;年內利率會維持穩定,或減息一次。
摩根大通報告認為,未來數月CPI仍會在通縮區間,因為去年基數較大,外圍需求疲弱,消化存貨亦會令價格競爭激烈;不過下半年隨着國家對燃料價格、水價放寬,CPI將會有所回升。美林及摩根士丹利均估計,中央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美林預計今年減息不會超過54點子,大摩預期第2季會減息27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