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熊貓受驚 出生率大減

臥龍熊貓受驚 出生率大減

四川地震發生後,國寶大熊貓的生存環境和現狀備受外界關注。國家林業局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熊貓之父」張和民坦承,臥龍基地熊貓寶寶的出生率因此大減,但經過當局近一年來的關懷,牠們健康和心理狀況已漸漸恢復過來,但今年寶寶出生情況能否回復正常,仍拭目以待。
本身為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的張和民,日前接受本港傳媒長途電話訪問時稱,一場地震令大熊貓受到驚嚇,原本估計去年有18隻熊貓寶寶出生,但最後因為部份熊貓媽媽流產,僅15隻出世,但活下來的只有13隻,經過當局一年的關懷,包括讓工作人員長時間撫摸牠們,與牠們說話,趴在地上跟牠們一起玩耍等等,牠們的心理狀況已逐步康復。

去年熊貓寶寶13隻活下來

臥龍原本有130多隻大熊貓,地震後,一隻大熊貓死亡,一隻失蹤。由於臥龍遭到嚴重破壞,有80隻左右暫時送到雅安碧峰峽基地,其他則送到成都等熊貓基地。待新的熊貓繁殖中心建成後,臥龍原來的大部份熊貓都會遷往新址。新基地位於距臥龍約10公里的黃草坪,耗資約20億元人民幣,由中央、香港和四川省政府共同出資,除了熊貓中心,還包括社區、野外觀察點及電力供應設施等,將在今年7月動工,預計兩年半完成,面積比佔地1.5公頃的臥龍舊基地大十倍之多,抗震級數達八級。
張和民指出,地震導致臥龍基地的員工、居民、旅客及修路工人共160多人死亡。在談到去年送給台灣的「團團」、「圓圓」時,張說,飼養員去年5月12日地震當天找到「團團」的,但「圓圓」是過了5天才找到,對當時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他現在也經常向台灣了解牠們的情況,「不知道牠們有沒有想起我們」。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