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筆者不得不認錯,華潤電力(836)染藍,以及滙控(005)佔恒指比重急跌至15%,都是出乎意料的變動,當日《蘋果日報》財經版的報道絕對是正確。
恒指繼續勢如破竹,現在的情況既類似98年復蘇初期的表現,港股本身更有07年817後的感覺。依然維持這兩三天內見短期頂的預測,但上升途中造淡,注碼不能太大,而博大跌的最佳工具是即月價外期權,看錯市損失也有限。
上周四久違了的有線電視找自己訪問,當時還沾沾自喜,手上造淡的股票表現不濟,因此一邊跟炒一邊沽空,依然大有斬獲。怎料周五的故事已是大逆轉,市場忽然轉向炒落後,空倉股份勁升,長倉部份卻在牛皮,甚至期指已連續4個交易日早段沽空,前兩日在中後段轉跌為升之前,見個別股票太勁提早撤退,還算是偷襲得手,周四及周五股票升跌數目大幅拉近,早期龍頭已乏力,因而眷戀淡倉,幸好堅持尾市不贏便離場的紀律,才將損失降低。
其實部份股票動力減弱,在美股亦是一樣,近兩日納指的升勢不過爾爾。今次的教訓是不宜低估市場的貪婪,領先股可以一早脫穎而出,當然是有優點,落後股則必然有瑕疵,但到升浪後期,選股準則由嚴格變寬鬆,可能主要是看股價累計升幅而已,才出現資金由領先股轉入落後的現象。
這種情況更代表市況開始危險,卻不足以啟示大市一定要高速掉頭下跌,自己今次是過份敏感,賽後檢討,就算不加入大隊追落後,也應該撤離弱勢股的淡倉,反而沽期指的偷襲行動,再來一次也多數會再做。
追入新能源股
氣勢驚人,有點擔心看錯市,自己98年一役太過固執,在升市當中輸光僅餘的所有,當時單月升幅逾三成。不過升市的特質,是不少點數進賬是靠裂口高開而來,所以淡倉沒有盈餘不過夜的做法,理應可以降低不幸證實看錯的損失。另外沿用大牛市初期必有微型泡沫的理論,將小部份注碼和市場一起瘋癲,追入新能源股份,博成為當年澳門股翻版,至少有這些進賬頂住造淡的損失。新能源股的目標,應該放在5成至一倍,否則稱不上泡沫。
黃國英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