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市民買保險的保單多達幾千萬張,但星輝保險無力賠償遭政府清盤,令人關注保險公司倒閉會令他們損失龐大保費,單是人壽保險,累積保費便達1,100億元。政府將在未來兩個月內向立法會提交,設立保單持有人保障基金計劃,建議向每張保單的投保人,收取相當於保費1%至2%徵費。款項會用於應付倒閉保險公司無能力處理的索償個案,及向保單持有人退回已繳保費,每張保單保費最高退回額可達50萬元。
記者:呂焯均
保險業亦是本港金融體系的主要部份,佔本地生產總值逾12%,保險代理商共有逾2,000家,負責人及業務代表逾2.6萬名,去年各項保費累積收入1,900億元,保單多達數千萬張,保險種類除傳統的家居、旅遊、人壽等,近年還擴展至以人壽保險包裝,只有1%是人壽,其餘為投資的投資相連保險產品,俗稱101保單。
引發恐慌似銀行倒閉
人壽及人壽相連投資保險佔保險業務最大數目,高達800萬張保單,累積保費1,100億元。因此,一旦保險公司倒閉而引發骨牌效應與恐慌,不下於銀行倒閉。
可是,現時保險業只設有兩項保險賠償基金,應付保險公司倒閉而無能力賠償的申索個案,分別是汽車第三者保險賠償車禍中的傷亡索償,以及強制性勞工保險的申索個案。其他保險申索及投保人都不獲賠償基金保障,一旦有保險公司倒閉,投保市民將損失殆盡,特別是人壽及101保單,每張保單保費由幾十萬至過百萬元都有,而保險公司無力償付申索,更可能令投保人「上身」。
政府早已仿效外國銀行業建立小存戶的存款保障基金,一旦銀行倒閉,小存戶可獲賠償,存款和賠償的上限,最近更由10萬元提高至50萬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一直與保險業商討,除現有兩項賠償基金外,建議增設一個跨保險範疇的賠償基金,預計本立法年度可提交立法會討論。
保費賠償上限50萬元
保險業界消息說,政府在星輝事件後,認為有急切需要盡快設立賠償基金,最近與業界商討時披露,將效法銀行存款保障基金,把給予投保人的保費賠償上限訂於50萬元的水平,例如人壽保險的投保人,可獲賠償所繳累積保費最高50萬元,至於購買101保單,倘投資額高逾50萬元,亦只可獲賠償50萬元。保險公司無能力賠償的申索個案,也會由基金賠償。保險業聯會發言人表示,贊同設立保單持有人保障基金,正與政府商討細節。
本港保險業務去年保費收入
一般業務:意外及健康 收入:72.06億元
一般業務:一般法律責任 收入:61.02億元
一般業務:財產損壞 收入:56.94億元
一般業務:汽車 收入:28.4億元
一般業務:貨運 收入:12.82億元
一般業務:其他 收入:39.15億元
總數:270.39億元
長期業務:投資相連人壽 收入:361.07億元
長期業務:人壽 收入:240.54億元
長期業務:其他個人業務 收入:2.56億元
長期業務:非退休計劃團體業務 收入:2.18億元
總數:606.35億元
註:保費收入未計長期業務累積收入
資料來源:保險業監理處
集資方式有分歧 保險業盼政府先注資
【本報訊】保險業與港府已就設立保單持有人保障基金達成共識,但基金的集資方式仍有分歧,保險業一直希望由政府先注資首筆款項,或向銀行貸款,然後向投保人徵費,可令徵費金額減至最低,亦可盡快有一筆龐大資金應付緊急需要。但政府則認為不應由公帑,即納稅人承擔責任,應直接向投保人徵集,由投保人分擔較為合理,又指港府已建立嚴格監管制度,本港保險業經營健全,毋須急於巨額注資成立基金。性質接近的銀行存款保障基金,也是由徵費陸續滾存。
政府計劃效法銀行存款保障基金,劃一向存戶徵費比率。將來實施保單持有人保障基金時,會立刻開始向投保人徵費,但徵費比率會定在低水平,預計為保費的1%至2%。
以現有的汽車第三者保險的賠償基金為例,20年前成立,徵費比率為3%,至今已滾存20億元,足夠應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