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醫學界正不斷解構豬流感病毒的特徵及傳播力,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警告,當此病毒在一些有爆發禽流感病毒的地區活躍,就有可能出現基因洗牌變種情況。中心更發現美國大部份中招者是年輕人,只有5%病人超過51歲,四分一患者會屙嘔;除飛沫及糞便傳播外,接觸患者用過的毛巾、被褥也有傳染風險。
美國疾控中心國立免疫及呼吸道疾病中心主管AnneSchuchat擔心,現時豬流感在美國仍未是主流的流感病毒,但有可能與流行的甲型H3及甲型H1N1流感進行基因洗牌,病毒變種後治療藥物就可能出現抗藥性,因為一般甲型H1N1病毒對特敏福的抗藥比率超過九成。
她又警告一旦豬流感在爆發禽流感地區出現並變得活躍,就有可能與禽流感H5N1病毒洗牌,雖然禽流感並未有效人傳人,但其毒性較高,加上流感病毒的變化極速,故不能忽視兩者可能出現的變種問題。
僅5%患者年逾51歲
本港97年爆發禽流感H5N1後,近年只有禽鳥感染個案,但內地、越南及印尼則不斷有人感染。
此外,《新英倫醫學雜誌》刊登一份根據美國41個州共642患者資料的分析,患者由三個月大至81歲不等,逾四成是10至18歲青少年,只有5%患者年齡超過51歲。他們的病徵除發燒及咳嗽外,分別有四分一人出現腹瀉及嘔吐症狀,故除要預防飛沫傳播外,病毒也可透過糞便散播,患者用過的毛巾、床單及被褥會被飛沫及糞便沾污而帶有病毒。
早前數據顯示,豬流感的傳播期可以由患病出現病徵前一天至患病第七天,但研究人員指,年幼、免疫力低及病情嚴重的患者,其播毒的時間可能更長,現時專家仍在研究患者傳播病毒的時間,暫時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