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CEPA新措施短期難見效益 - 沈振盈

實戰理論:CEPA新措施短期難見效益 - 沈振盈

過去一星期恒指保持升勢,上周五美股進一步攀升,相信今日港股會再度借勢大挾。上周六公佈的CEPA補充協議,包括開放證券業的措施,消息公佈後,終於明白為何上周四及周五,上市的證券業股份皆大幅上升。如無意外,今日開市此等股份皆會裂口高開。追入與否?則要分析一下此措施的實質影響。
要在內地設立諮詢公司,需要與內地機構設立合資公司,並且不容許作任何買賣交易。若以實際收益來計,證券行短期內也難望透過此等安排,得到任何裨益。此措施是一個長遠的安排,只能幫助證券行的品牌建立,屬於「播種」期,並無即時收益。若然證券股今日大幅高開,以近期的累積升幅計,應已過份反映利好因素。至於引入港股組合的ETF方面,其實只是在考慮及研究當中,對港股整體表現的影響,主要視乎措施何時能落實,以及內地投資者對此等基金的反應是否熱烈而定。

破250日線更一面倒

港股如無意外今早應會上破250日線,由於此條平均線是「港股獨有」的所謂「牛熊分界線」,既然人人都講、人人都信,升破了自然能夠製造一面倒的看好效應。筆者早於去年底金融海嘯後,已認為熊市三期底部已到,接着便會是牛市的來臨。
然而,今次的「熊轉牛」波幅較以往為大,而升跌的速度及韻律亦較急速,故此,未能掌握得到上周的升幅。但始終覺得一些利好的因素尚未被反映,加上升浪是被衍生工具及表現落後的基金追貨等因素扭曲了,寧可再等一會才作部署。滙控(005)佔成份股比重將下降,股價應有壓力,港交所(388)及地產股已偏高,不宜再追。

沈振盈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