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學生理大生悼六四 盼用新手法招徠

熱血學生
理大生悼六四 盼用新手法招徠

「我不相信理大同學中沒一個熱血的。我不甘讓遺憾繼續遺憾!」理工大學二年級學生盧彥均,最近在網站「獨立媒體」刊登《理工站起來》的文章,呼籲同學一起籌組「六四紀念小組」。他希望在校園舉行圖片展、交流會等活動,與89年出生的新生代、內地生,一起認識六四。
眼見嶺南大學有學生絕食64小時、城市大學生有本錯漏百出的六四刊物、香港大學鬧出「陳一諤風波」,偏偏自己的校園裏,六四議題沒有迴響。盧彥均認為,這或與學校親中有關。剛退休的校長潘宗光是全國政協委員、七成的校董是商人,「搞生意,邊會同中央關係唔好?」
學校偶爾邀請金牌運動員做「秀」,潛移默化,造就這一代人對六四冷漠。採訪期間,盧彥均訴說他的家國情懷,旁邊的幾個女同學合力脫掉一男生的拖鞋,拋得老遠,又拿出相機玩自拍。大家都生於88、89年間,盧彥均慨嘆同學多覺六四事不關己,「好多大學生都覺得搵到份工,養得起父母都算好叻,將呢兩樣嘢視為理想。」

「成人搞論壇覺得好悶」

盧彥均對六四的認知源於初中時,「偷看」父親從支聯會購來的《八九中國民運見証報告專輯》等書刊。他估計父母當年都有上街,但沒對他說得太多。「我諗佢哋都好矛盾,想仔女知道,又唔想佢哋太牽涉入事件中」。中五時,他獨個兒到維園參加燭光集會,近年借助youtube片段,慢慢認清六四真相。他認為,六四並非單一事件,過去20年中共用暴力鎮壓異己的手法沒絲毫轉變,對大學生如是、對上訪者如是。
這一代的大學生都沒經歷過六四,盧彥均希望想出更新鮮的手法,吸引同學關注。「成人搞論壇覺得好悶,好似早排嶺南有人搞絕食,我都覺得吸引,想去了解多啲。」他初步構思在校園內放下展品、相關書本,讓學生停下來分享看法,更歡迎香港大學的內地生「過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