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鼓浪嶼上有許多大宅,宅主都是當年的華僑富商。宅子佔地廣闊,建築中西結合,房頂是中式飛檐磚瓦,下層則是西式石柱迴廊,據說這種建築風格由陳嘉庚首創,就如他當年的形象,身着西裝頭戴斗笠。
「這是說,中國人在海外總給外國人欺侮,所以回到家鄉蓋房子,就中上西下,壓住西方人的威風。」今天的景點講解員如是說,不知是真是假。這些大宅都有巨大的花園,有正門有偏門,正門是給老爺太太走的,偏門是給姨太太走的。「姨太太就算如何得寵,也不准走正門的。」講解員說這是福建人的規矩,嚴格遵守,以分尊卑。不知是真是假。
我想,要是那姨太太是個西洋女子,那這一扇偏門,就真的是替中華民族出氣了。若姨太太是個菲律賓姑娘──許多福建人都在菲律賓發迹──那以今天的見識,就肯定是種族歧視了。我想,如果我是個華僑富商,回鄉蓋了豪宅,光宗耀祖,那屋子的形式盡可以「中上西下」出出在海外受的烏氣,但娶了姨太太,還是會讓她走正門的。
姨太太也是正大光明娶回來的,娶回來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大太太想必也點頭同意,那何必還要在家裏搞階級鬥爭,分等級羞辱人呢?看來那些華僑富商雖然在海外受人欺侮,但骨子裏也有欺侮人的基因,一有機會,就製造不平等機會,假規矩之名,行欺人之道了。如果我有姨太太──寫到這裏,突然有點混亂,不知道這是在為女人鳴不平,還是──怎麼說着說着總是「如果我有姨太太」?看來,這也是基因問題。不說了,不說了,再說就惹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