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減持套利候低再吸 - 熊麗萍

投資萍語:減持套利候低再吸 - 熊麗萍

港股於上周的五個交易天,一口氣漲升12%,自從甲型流感令恒指一度下試14400點水平之後,恒指在過去兩星期由低位反彈3000點,比對恒指由3月的11344點上升至4月中接近16000點的速度,更為驚人。
不過,港股近周的升浪並非全球獨有,各主要股票市場均錄得不同程度的升幅。當然,數據顯示經濟情況有所改善是原因之一,但資金充裕因素更為重要,部份手持現金較多的基金為免跑輸大市,被迫入市追貨,令上周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額高達841億元。
筆者亦低估今次資金入市的規模及動力,並以為預期恒指上周見16600點的看法已是過於樂觀,但實際情況卻是低估800點。
近期建議大家以主題股份投資策略為主,避免高位追入重磅股,但從上周所見,重磅股與主題股份卻是雙翼齊飛,而且主題股份更是越來越多,單是台灣、上海、澳門相關股份已炒得不亦樂乎。
面對如此場面,大家必須先考慮大市及主題股份升勢能否持續,然後作出最新部署。筆者認為首要留意資金流向,由於資金流入情況未見逆轉,本周恒指可上試18000點,而市場氣氛已見改善,一些已沽貨或仍未入市的投資者,也會趁大市調整入市。因此,即使大市高位回落,但調整幅度料亦不大。

優質股不宜全沽

但以未來幾個月的情況而言,最主要是視乎正在改善的經濟情況是否延續,事實上,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均較市場預期為佳,反映早前的預測大多較悲觀,若未來一兩個月的數據繼續改善,預測數據也將陸續被調高,令大市調整過後再向高位的機會甚高。與此同時,海峽兩岸、上海及內地政府的政策仍將令相關的主題股份反覆造好。
筆者認為因應上述情況,在投資策略上亦應有所調整,由於近日累積一定升幅,可考慮減持部份股份,但後市上升機會仍大,現階段不宜將優質股全數沽售,套現資金可候16000點分段買入個別金融股,例如渣打銀行(2888)(金融海嘯未正面擴散至亞洲及新興市場,集團業績改善情況較環球性銀行為快)、建設銀行(939)及中國人壽(2628),台灣、上海主題股份如富邦銀行(636)及錦江酒店(2006),亦可候低買入。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