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2012年連任總統馬英九不排除兩岸政治協商

若2012年連任總統
馬英九不排除兩岸政治協商

台灣總統馬英九在就任一周年前夕接連就敏感議題表態。繼拋出「兩岸互設機構」建議後,他在接受傳媒訪問時強調,在他任期的未來三年,台海兩岸還是「先經濟、後政治」,但如果他能在2012年連任總統,兩岸政治議題有逼切需要協商的話,他不排除會觸及。至於兩岸是否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馬英九也表示,未來協商不會排除。

馬英九前日在台北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和《聯合早報》專訪時,被問及海基、海協「兩會」按一年兩次會談的模式進行,如果馬英九在2012年蟬聯總統,8年內的16次會議會否觸及政治議題。馬英九回應稱,一年兩次會談只是目前慣例,沒有說不能一年三次或一年一次。每次的江陳會,都要有相當長的時間準備,「你想想,兩岸鬥爭了80幾年,分隔60多年,許多議題,都需要時間」。

任內還是先經濟後政治

馬英九重申,在他任期內的未來三年,台海兩岸還是「先經濟、後政治」,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有急迫感,但無時間表,越快越好。如果他能在2012年連任總統,而兩岸政治議題有逼切需要協商的話,不排除觸及。
馬英九強調,為避免台灣被東盟等區域合作組織邊緣化,也為推動和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個別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和大陸簽署ECFA是越快越好。他並反駁台灣內部對ECFA沒有共識的說法,強調「不能因為反對黨不同意,就是沒有共識,那樣的話,我們國家的政策,就由少數人決定」。台灣行政院長劉兆玄昨日則重申,兩岸ECFA是經濟議題,不涉政治,不需經過公投,否則會變成不專業、情緒性。
至於兩岸是否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馬英九在接受訪問表示,未來協商不會排除,但現在還是經濟優先,就像「小學生做數學考試題目有一個策略,先做容易的,不然時間不夠」。

提議考慮兩岸互設機構

馬英九前日在台南一個午餐會致辭時也說,一年來兩岸恢復了協商,簽了九項協議,已創造了有利兩岸和平與繁榮的氣氛。因為兩岸關係的改善,台灣海峽已不再是戰爭的引爆點。
此外,馬英九前日到海基會慰留請辭的董事長江丙坤時還提出,最近大陸觀光客到台越來越多,兩岸互設機構的時機是否成熟,雖然可以再討論,但眼看業務越來越多,需要協調的工作越來越廣,為了要讓情勢完全按照規劃進行,應加以考慮。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昨日也表示,馬英九提出兩岸互設辦事處,對岸應會重視此提議,但對此事「我們也不能太天真」。
台灣《蘋果日報》/新加坡《聯合早報》

兩岸經貿合作協議

12/06/2008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首次陳江會(台稱江陳會)。兩人簽署了《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和《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協議》。根據協議,兩岸周末包機和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圖)分別從同年7月4日和7月18日起正式實施

04/11/2008
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第二次陳江會。這是兩岸官方首度在台灣舉行的協商談判,並在兩岸包機直航新航線及增加班次與航點、兩岸海運直航、全面通郵、食品安全管理機制等達成協議,全面開啟兩岸大三通(通航、通郵和通商)

26/04/2009
第三次陳江會(圖)在南京舉行,就兩岸定期航班、金融合作、共同打擊犯罪和司法合作,達成三項協議,並就陸資入台問題發表了一項共同聲明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