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5萬+月供$5000 12年儲57萬理財診療室:事業上軌 再儲教育基金

投資$15萬+月供$5000 12年儲57萬
理財診療室:事業上軌 再儲教育基金

林生於國內手錶廠任職廠長,其老闆對這盤生意意興闌珊,打算將工廠送給幾位助手繼續經營。林生雖有意接手,但他同時希望為兩個女兒預備教育基金及購買保險,為妻子及女兒提供保障。專家指其手頭資金有限,應先為家人提供足夠保障,待業務上軌後,再安排教育基金。
記者:黃碧珊

中國為世界工廠,林生已於早年踏足國內發展事業,從文員躍升為手錶工廠廠長。不過,工廠近年利潤大不如前,其老闆有意將手錶工廠送予幾位得力助手繼續經營,自己則另謀出路。
林生有意與兩位同事接手,共投入數十萬元,「我識唔少工廠老細,但家吓大家都處於艱難時期,冇位容納我,返來香港也未必搵到工。雖然都驚搞唔掂,不過我都係出10萬蚊左右,接咗嚟做先算﹗」
當上老闆,林生便需長駐國內,照顧女兒責任落在沒有工作的太太身上,故林生希望購買足夠保險,保障妻兒。
此外,暫計劃準備一筆教育基金,待兩個女兒日後升讀大學之用,林生說:「自知手頭資金有限,現在只可準備學費,如果工廠生意好,會加大教育基金,最好可以供佢兩個去外國讀書。」

個案

讀者:林先生
年齡:36歲
家庭狀況:已婚,一對5歲孖女
職業:國內工廠廠長
月入:1.7萬元
月剩:800元
資產:居屋(現值80萬元,尚欠8年按揭)、現金30萬元
症狀:想把握機會創業,但流動現金有限,不知如何分配
目標:開廠做老闆、為孖女安排教育基金,並對家庭提供保障

分析
投資10萬全蝕應離場

萬利理財亞太區域副總裁陸東全指,工廠要結業,若林生不接手,現時經濟不景加上失業率上升,他要找工作並不容易,故將有限資金投入工廠,對熟悉工廠運作的林生,較另謀出路更有勝算。

留20萬作流動儲備

加上老闆除答應將機器及廠房,無條件送給他們,原有客人的定單亦轉給他們,只從中抽取佣金。不過,陸東全提醒,林生雖一直有參與工廠運作,但與真正做生意有別,接手初期,萬事要先計清楚數。
由於流動現金只有30萬元,將三份一即10萬元作工廠投資後,餘下20萬元應繼續留作流動儲備。從接單至完成製品,出口至對方付錢,需時約3至4個月,即資金投入後,最快一季才可回籠,這段時間可能沒有任何收入,故需動用儲備應付家庭開支。以林生每月按揭供款、保險及家用約1.6萬元計,20萬元可維持約一年。若工廠營運不理想,或10萬元本金完全虧蝕,應狠心結業另謀出路。
至於女兒教育基金,陸東全建議待工廠營運穩定後,才開始有關投資,以免工廠出現虧蝕,影響基金投資。

建議
賒賬保持現金流

《開廠》
陸東全稱,林生不但要注意做生意技巧,還要承擔一定風險,並在轉讓時小心合約條款。
不過,新接手勝在彈性大,經營初期應保持最基本人手應付生產,定單穩定及增多,才考慮增聘人手。在營運資金方面,建議跟供應商討價還價,及盡量賒賬,減少生產支出與實際收款時差,保持工廠現金流。

南美市場影響較歐美細

金融海嘯不僅冲擊全球金融業,其他行業亦受影響,據中國海關3月份進出口數字,已錄得連續5個月雙位數字下降,其中出口為90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7.1%,但較2月出口按年降25.7%,有明顯改善。
除出口情況有所改善,中國物流與採購聯會月初公佈的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3.5,為連續5個月回升,亦是第2個月上升至50點經濟擴張水平以上,預示中國製造業續現復蘇。
此外,林生客戶以南美為主,雖然數量及單價不及歐美客大,但陸東全指南美受金融海嘯的影響,較歐美小,在經濟復蘇前可保持購買力,市場具有發展潛力,相信在經濟復原時可有發圍。

林先生的主要客戶在南美,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較歐美小。資料圖片

每月加$200定期壽險

《保險》
林生為家庭經濟支柱,故已購買多份保險為家人提供保障,包括人壽、意外及住院保障,保費每月1200元,但其中壽險保額僅39萬元,不足以應付按揭金額20萬元,及女兒生活費。

欠缺收入宜減開支

如要保障兩名女兒有安穩生活,按現時月需6000元生活費,及每年通脹3%計算,直至她們21歲,約需148萬元,加上尚餘按揭20萬元,合共168萬元,扣除現有壽險保額39萬元,尚欠129萬元,建議選擇保費較平的定期壽險計劃,每月保費約200元。
若開廠初期沒有收入,應節省日常開支,或動用流動儲備支付,陸東全提醒人壽保障對林生家人非常重要,不應慳這每月數百元。

林先生不應慳每月數百元購買人壽保障。資料圖片

初期攻低風險項目

《教育基金》
按林生與合作夥伴協議,待工廠運作一季後,才開始支薪,薪酬與現時相同,月薪1.7萬元。如有利潤,會先將資金投入工廠,其後才增加薪金。
陸東全建議,林生最好一年後、待工廠營運上軌,才一筆過投資15萬元,作教育基金。為增加資金流動性,初期主攻低風險項目,將一半本金投入高收益債券基金,餘下存放銀行定期。
當個人流動儲備增加,可轉攻較高風險項目,冀獲更高回報。此外,8年後還清樓宇按揭,將每月5000元供款,用作月供基金,加大教育基金。

清還樓按 加碼月供

以現時本地大學每年學費4.2萬元計,假設學費平均每年加3%,孖女18歲入讀大學時,每人各需26萬元,即合共52萬元才夠應付兩人4年學費。若各項投資每年平均回報4厘,投資12年,一筆過15萬元基金及每月5000元基金,共可得57.1萬元,足夠支付女兒學費。
至於林生希望有能力時,安排女兒到外國升讀大學,按美國現時每年每人20.5萬元學費及生活費,以通脹及學費每年增加3%計,13年後各需93.1萬元,兩人合共186.2萬元。
如工廠生意佳,3年後人工增加,林生最好額外投資1萬元月供基金,假設每年回報4厘,10年後有147.2萬元,加上基本教育基金57.1萬元,共得204.3萬元,足夠應付孖女到海外升學。

林生若想兩個女兒到美國升讀大學需共儲181.6萬。資料圖片

各地專上教育每年學費與生活費開支

‧加拿大 總開支:10.98萬元
‧澳洲 總開支:14.81萬元
‧美國 總開支:20.52萬元
‧英國 總開支:22.45萬元

林生13年後女兒教育基金投資回報

一筆過基金 金額:15萬元 投資年期:12年
假設年回報4厘:24.0萬元
假設年回報6厘:30.2萬元
假設年回報8厘:37.8萬元

月供基金* 金額:每月5000元 投資年期:5年
假設年回報4厘:33.1萬元
假設年回報6厘:34.9萬元
假設年回報8厘:36.7萬元

合共:
假設年回報4厘:57.1萬元
假設年回報6厘:65.1萬元
假設年回報8厘:74.5萬元

註:*按揭完成後開始

理財疑難 專家幫你

如果你在理財路上有任何疑難,歡迎你寫信來,只要你寄來的資料夠詳盡,並附上聯絡電話,理財版會幫你安排與理財專家面談,免費為你度身訂做更適合你的投資組合。
傳真:23703886;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郵寄: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八號《蘋果日報》二樓理財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