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來如此:球場危機倒數中 - 潘源良

源來如此:球場危機倒數中 - 潘源良

就當是我危言聳聽,上周中車路士對巴塞隆拿的歐聯關鍵戰,賽後在史丹福橋周圍沒有出現暴力事件,真是萬分僥倖。但類似的爭論與憤怒若再出現,慘劇或會一觸即發。

球證執法差歷史又重複

事件的主角當然是球證奧維保。不錯,從藍戰士球迷的角度來看,他多次拒絕了藍軍的12碼要求,令主隊未能拋開紀錄,最終恩尼斯達在補時追平,巴塞得以作客入球優惠晉級,這位來自挪威的球證,顯然是影響了大局。
但這類指控絕非新鮮事物,歷史更幾乎提供了影印的副本。05年2月,同樣是在歐聯淘汰賽,同樣是巴塞對車路士,同樣是來自北歐的瑞典籍球證費斯克,因為在比賽中兩黃一紅驅逐杜奧巴,又被指與巴塞教練列卡特在更衣室對話,涉嫌偏幫主隊,賽後接到匿名恐嚇信,從此終止執法生涯。唯一不同的結果,是該屆最終晉級的是車路士。
奧維保在比賽完結當晚,倫敦警方急忙為他換了酒店,再暗中保護他登機離去,但網上恐嚇他人身安全的訊息已經出現。他會否像費斯克一樣,從此告別球證工作?而更重要的是,從05年至今,足協當局作出過甚麼應變措施,令類似事件不再重演?
傳媒難免老調重彈,追問試行多時的「底線旁證」制度何時實施;而運用錄影技術作判決參考的建議,為何總受決策機關否決?
過去已有不少案例,球證在賽後重看錄影,承認自己的錯誤判決。換句話說,若在賽事當中,球證能夠得到多些資訊或意見作參考,確可減低誤判的機會。

再不正視如埋計時炸彈

而足協當局遇上爭議或衝突事件,唯一的做法卻只有懲罰。引起爭議的球證會被罰暫停執法(奧維保在08年歐國盃決賽周已嘗過這滋味),不服的球員會被罰停賽(杜奧巴與波歷克是大熱門),出言挑戰執法尺度的教練會被罰不能督師(但說不定軒迪克會因此繼續執教車仔來爭回一口氣)!
可是,懲罰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治辦法。不理智的球迷更可能因此積壓怨氣,造成更大的爆炸力。巴塞與車仔在未來大有機會再碰頭,類似的雙雄對決亦會在其他隊伍中出現,足協領導人若不正視危機,提供善策,就等如埋下計時炸彈。
文:潘源良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