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奇遇記 - 張灼祥(拔萃男書院校長)

球迷奇遇記 - 張灼祥(拔萃男書院校長)

○八年聖誕買了約翰.厄普代克(JohnUpdike)的《DueConsiderations》,那是作家的散文,評論文集。談到自傳,作者引述了詩人Paz的話:詩人不會有自傳的,詩就是了。又引述小說家F.S.Fitzgerald的講法:出色小說家不可能有好的傳記,他有太多不同面貌了。
厄普代克沒有寫傳記,他說:我們有此需要麼。他又指出大多作家都愛過平靜生活。我們該感興趣的,是作家作品帶出來的人生課題,就此而已。不少作家生活乏善可陳,精采的是他透過文字,創造出來的世界。
厄普代克的隨筆已披露了他的生活取向,他講出他的喜好,愛看什麼作家的作品,愛看什麼電影,愛吃什麼,愛到那裡旅行,他駕馭文字技巧高超,有點石成金能耐,與我們分享了他的生活樂趣,對事物的看法。
書未看完,厄普代克在○九年一月二十七日病逝。他改寫的小說,新瓶舊酒,沒甚新意,大概不會看的了。倒是他於一九九六年所寫的《高球夢》(GolfDreams),如今拿出來看,與七八年前對高球一無所知的時候看,感受完全不同。當年並不明白他在說什麼,如今重看,可看出點意思來,很有共鳴。不管你的職業是什麼(職業高球手不算),說起高球種種,很容易就會有「四海之內,高球手皆兄弟也」的想法。拿出來與其他業餘高球「發燒友」分享,準會遇到知音,會有同感的。
在前往高球場途中,與鄧氏兄弟談及高球藝術,都說可以的話,我們該拍一套電影,就叫《球迷奇遇記》,風格大概是《少林足球》的變奏,一眾球手苦練球技,為國爭光。中國功夫那麼神奇,運用少林功夫打高球,該會天下無敵。
不易找到人投資,皆因沒法保證那會是賣座電影,找老虎活士客串亦無補於事。《球迷奇遇記》就戲名而言,太像六七十年代的電影。連KevinCostner主演的《TinCup》也不賣座,更不要說我們這一套沒有叫座力明星主演的高球電影。
那不過是前往球場途中的話題,高球「發燒友」的一個想法,一個無法實現的夢。
厄普代克寫小說,他的兔子系列肯定了他文壇地位。差那一點點就有機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小說錯不了,但談到打高球,他所犯的錯,卻是千千萬萬高球發燒友都會犯的錯,包括:每個教練都有一套怎樣打好每一球的祕笈,他們示範,確實可行,到自己依照指示去做,卻總是差那一點點。每個球友都可以當自己的導師,他可指出你的發球問題所在,推杆的毛病,你也同樣可以指出他們打球謬誤之處,卻不一定比他打得好。當然,球友也一樣,不一定比你優勝,實話實說,都打得一樣差,屬海軍和水兵之爭,不是鬥「好」,是鬥「水」,但所有下場打球的,都會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事實上,他們偶有佳作,十八洞,總有那一杆、兩杆,接近職業球手水準。
球友所犯的通病,極其相似。厄普代克可以冷靜的去寫小說,卻沒法驅除他的心魔:開一個好球的焦慮,從站立開球的姿勢、上杆、轉身、落杆,揮杆,動作看似簡單不過,卻可以一錯再錯。但即使錯得那麼無藥可救,對高球發燒友來說,錯是一回事,從不會因為犯錯而不去打球的。
小說家懂得打好高球的道理,把它書寫下來輕鬆容易,到真正揮杆,另一回事了。厄普代克不寫傳記,他的《高球夢》印證一個事實:高球之友都是一樣的─執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