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積蓄圓慈母心願母親節禮物 送媽媽一間麪店

40萬積蓄圓慈母心願
母親節禮物 送媽媽一間麪店

【本報訊】今年母親節他挑選了一份獨特的禮物:一間小小的麪店。中年的黎錦華,在哥哥去年病逝後,眼見整個家庭愁雲慘霧,母親傷心欲絕,他遂用40萬積蓄,將慈母引以自豪的自製豬骨湯公諸同好,以此為招徠,開設麪店贈予母親,一圓母親多年來想擁有自己店舖的心願,感謝母愛偉大。
記者:張文傑

去年母親節,40多歲的黎錦華與父母、哥嫂等一家人仍歡天喜地慶祝,但及後黎錦華的哥哥膽管癌病情急轉直下,10月離世,禍不單行,任職物流公司近20年的他,去年12月突被辭退,整個家庭氣氛頓時陷入低谷。不過,這反而令他明白到人生短暫,最重要是活在今天,對親人不應愛得太遲的道理,「阿哥有病嗰陣,就算畀好多好嘢佢食、好多錢佢使,其實都太遲,佢享受唔到……我會諗阿媽年紀大,要幫佢做啲嘢,還佢心願。」

煲湯甜品最拿手

黎錦華的母親現年71歲,最愛下廚,煲湯煮甜品十分在行,數十年來差不多每周也煲兩、三次豬骨湯給家人甚至鄰居享用,一句「好味」可以令她開心大半天。年輕時她曾在麪店打工,但只做了一段短時間,便因要照顧兩位小時多病的兒子而辭職。黎錦華一直知道母親想將其最自豪的豬骨湯,在自己擁有的麪店發揚光大,「佢話出面啲車仔麪店多數豉油湯底,唔好飲,老人家唔會樣樣講出口,但我知佢想有一間舖賣佢嘅湯。」
他決定要在今年母親節達成其母心願,年初四出找舖位,終在上月成功向生意中介公司購得位於大坑的車仔麪店,頂手費約40萬,基本設備齊全,對這位外行人來說免卻不少麻煩,令他可專心食物質素方面。他與母親為如何將家庭式豬骨湯原汁原味大量製造,不斷研究,母子首次在工作上緊密合作,黎母坦言:「以前唔識亦唔理個仔嘅工作,但做飲食我有經驗,可以畀唔少意見。」現時兩母子的感情比之前更好。
黎母是傳統的家庭主婦,即使有工人,只會將切肉洗菜等交予工人,落鑊煮餸一定要由自己親手做,在麪店試業初期,堅持親自示範如何熬湯,要兒子謹記份量及火候控制,品嚐過之後才放心將重任交予兒子。黎母表示,試業期間,眼看自己花逾4小時熬製的豬骨湯淋上一碗碗麪上,送到客人面前,滿足感難以形容。

今年母親節黎錦華送出一份獨特的禮物––麪店。

親人陪伴最重要

這一年的母親節,黎母感受特別深刻,幼子終於達成其多年來心願,但長子卻離他而去,「以前(母親節)兩個仔慶祝,今年得一個,上年走咗個……。」事實上,年紀大了,黎母認為有丈夫及兒子陪伴在側,比任何禮物來得更重要。
以往母親節多數外出吃飯,但今晚黎家會在自己的麪店內吃晚飯,豬骨湯當然不可少,黎母說:「可能無咁多餸,但一定更加溫馨。」現時麪店試業期將完結,下周正式營業,麪店主要由黎錦華經營,黎母在幕後督師,繁忙時間來幫手,負責「執頭執尾」及收銀等簡單工作,黎錦華的嫂子則每天來數小時協助。黎錦華希望日後可令麪店更加多元化,並加入母親炮製的甜品如芝麻糊及杏仁糊等,繼續發揚母親廚藝精粹。

熬製靚豬骨湯秘訣

【本報訊】黎母的麪店以「豬骨湯皇」命名,可見她對自家製豬骨湯底充滿信心,但別以為這王牌湯底必然複雜獨特,她指煲豬骨湯秘訣其實很簡單,只要豬骨份量足,熬製時間夠長,出水等細節也一絲不苟,用盡心機,就能煲出百喝不厭的靚湯,讓人飲得肥肥白白。

必勝方程式

黎錦華表示,試業初期最擔心大量製作下,無法保持豬骨湯的水準。除日日新鮮外,要考慮當麪及不同味道的餸加入湯內,是否仍能吃出湯的原味。與母親經過多次嘗試後,才確定「10磅豬骨煲50磅水」的這條必勝方程式,一定要多骨少肉,在控制成本與質素之間取得平衡。除了份量外,大大煲豬骨湯最少要熬四小時,才能夠令每碗湯都呈奶白色,毋須任何配料,更加不用味精,都可以豬味濃郁。
經營私房菜的劉健威表示,用豬骨或牛骨煲湯最重要是時間長,亦可以看出烹調的人製作是否用心。至於用豬那部份的骨頭熬湯最好,劉健威認為經營車仔麪,屬低成本生意,選骨頭毋須過份講究。黎錦華亦認為材料價錢不是最重要,但一定要令客人可以品嚐家庭式味道,他會跟足母親教導,以質素行先,「用味去吸引客人」。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將以甚麼方式感謝母恩?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