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日本欄講「惡補財經」,提及新聞V出版新書,新聞V閱後來電郵,更正書本名稱係《瘋讀社論.強化英語》。讀社論,學英語,舊橋也,我哋讀中學之時,英文老師已經叫我哋睇《南華早報》與《新聞週刊》啦,《時代》啲英文太深喎。至於幾十年嚟香港中學英文老師要求學生睇英文報紙,有何成效,無人知道。新聞V夫子自道,話會極之有用,讀社論更有益於英文寫作,佢自己啲英文咁掂,就係瘋讀英文社論之功,佢位千金在香港大學讀書時考IELTS考到九分滿分,創港大學生紀錄,騎騎,自然係新聞V家教之功也。
只要持之以恒,呢條舊橋係有用嘅,兩年前左丁山將一啲過期《經濟學人》送畀學生V,叫佢專刨幾篇社論,佢考高考時,UE成績唔曳,入到中大,佢自己都認苦讀《經濟學人》社論係有功用嘅。
新聞V嘅師姐「鳳姐」亦來電郵,通知舊書重版,趕在六四二十周年之前推出市場。今天之香港大學生或者已經唔知道六四之事,呢排日日讀《蘋果日報》有助佢哋認識六四。鳳姐話佢嗰一輩記者絕對不會忘記六四,佢嘅電郵話:「是的,絕大部份世事是不值一記的。但是有些事件卻是驚世駭俗,令人永誌難忘。當時置身其中的人,固然刻骨銘心,旁觀者耳聞目睹,同樣為之震撼。那是二十年前的六月四日。在北京。
「那年那月,當時當地,流灑的血一直未得報償,留下的懸案至今無人釋惑,枉死的寃魂何以解慰?因此,這事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一根刺,當日知悉情勢的人不應忘記,當日關懷國是的人不會忘記,當日身處其間的人更不能忘記。」
點會忘記吖,人證物證俱在,一九八九年曾售出五萬本嘅《人民不會忘記》出版至今二十年,呢本書鐵定重印,銷售收入會撥入「人民不會忘記基金」,用作促進及推動中國和香港新聞自由及出版自由之用,每本售價一百元,另加郵費二十元,海外郵費(平郵)五十元,買書支票抬頭HongKongJournalistsAssociation--BookFund寄往駱克道348-350號十五樓A座畀香港記者協會《人民不會忘記》收。正是昔日新聞、今日歷史,六十四名香港記者之八九民運實錄,就係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