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打仗了 - 陶傑

快打仗了 - 陶傑

《中國不高興》的五位作者,代表民間知識份子,向美國宣戰,佔取愛國道德高地,誰表示異議的,必定是漢奸。
這就有好戲可看了。中國向美國宣戰,身為愛國同胞,在感情上,一定要支持。
在理性上,一場美中發起的世界大戰,條件也日漸成熟,稍知一點歷史,一樣會明白。
第一次世界大戰如何打起來的?因為鐵路的發明。二十世紀初期,歐洲列強都建築了發達的鐵路網。有了火車,調動軍隊、大炮,就比用馬車運輸快,鐵路便利軍事動員,從俄國到英國,各國都蠢蠢欲動,等待着一個藉口。
然而歐洲各國當時都不知道的,是軍事動員很快,但軍火和士兵調到前線,前線的狀態,基本上還跟拿破崙滑鐵盧時代一樣原始。也就是說,戰場上殺了一批,後勤馬上有另一批新兵補上來當炮灰,貨如輪轉,比過去任何時候快,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死傷慘烈。
其次,歐洲自一八七一年普法戰爭結束之後,和平了四十多年。新的一代不知戰爭之慘烈,各國的將領,在軍事學院畢業,學到的理論,急待發揮,他們也以為打仗很過癮。
今日的中國也一樣:韓戰之後從未與美國交過手,新一代憤青,心頭癢死了,手上有了核彈和電腦,也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各國手上的鋼鐵和火車一樣,囤積着一大堆新玩意,不放幾炮,也蹩死了。
還加上一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發生,是德國一九一八年打輸了仗,梵爾賽和約規定割地賠款,日耳曼愛國情緒高漲,都想重新崛起。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環境條件,今日都具備,全世界不狠打一場,怎麼行?
有人認為:不會的,全世界都想求財。但如果出了一個神經病人希特拉呢?今天這兩個大國,蠢人最多,尤其美國,遍地癡肥,剩餘人口不在戰爭中消耗一批,全球糧食和資源根本不夠養。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很科學的演繹,不是幻想,讀一讀歷史,有點通識,就看得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