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八達通︰活化古蹟考團體創意 - 單仁

政壇八達通︰活化古蹟考團體創意 - 單仁

政府早前公佈第一期活化古蹟計劃結果,除了令落選的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大動肝火,也引起不少民間團體、中小型非政府組織不滿,認為那些大型古蹟只會「明益」大企業或外國財團。雖然快將公佈的第二期活化古蹟計劃,將會盡量照顧那些本地中小型團體,部份古蹟屬「細細粒、容易食」,不過原來這些古蹟建築仍然有不少活化難題,要考考本地團體的創意和智慧。

建築物細改動空間少

單仁與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談及第二期活化古蹟,他說今次名單內,不少是規模較細的古蹟,例如藍屋建築群、何家園石屋等,相對來說,日後營運起來會較易,兼顧的事情較少,要做到自負盈虧困難不大,相信香港一些中小型非政府組織、文化機構也有能力參與,向委員會提交活化古蹟建議書。
為幫助這些中小型團體參與,政府特別在今次計劃中,為這些團體提供一些非金錢幫助,例如政府有關部門正全力繪製這些歷史建築物的設計圖則,原本這些工作應由入標團體自行委託測量師進行,現在由政府負責,希望可以減輕他們入標的成本。
不過今次要活化的歷史建築雖然規模較細,本地中小型團體可以有能力與大機構競爭,但不代表完全沒有難度,正正因為為這古蹟建築物規模細,可以改動空間有限,同時要令活化後的古蹟合乎現代建築物應有要求,當中不能不說有難度,這就要考考入標團體的智慧和創意了。
陳智思說,以藍屋建築群為例,連現代化的排污設施也欠奉,據他了解,好像有些單位還是只有旱廁設施,若要活化這些古蹟建築物,如何解決這個廁所問題?或者入標者能想出不需要廁所的活化項目。中小型團體也得考慮部份建築物每層面積不是很大,需想想有甚麼活化計劃既可以善用有關建築物之餘,又可以做到長遠營運目標。各有意入標的本地中小型團體,恐怕需多花點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