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資局年撥五千萬 吸引世界精英

研資局年撥五千萬 吸引世界精英

【本報訊】政府為催生香港成為教育樞紐,研究資助局決定於2010年度起,每年撥5,000萬元,以銀彈吸引各地精英博士生來港讀書,設立135個名額的獎學金,由政府向各人提供每月二萬元生活津貼,每年再發約一萬元旅費,供他們參加學術活動或回家探親之用。
研究資助局主席錢大康昨日表示,為進一步提升本港高等教育界的水平,及希望吸引世界最頂級的精英來港修讀博士課程,故每年特設135個名額的精英博士生獎學金,吸引各國精英來港。屆時全球各地合資格的學生均可申請,成功獲批者每月可獲二萬元生活津貼,另每年提供約一萬元的旅遊津貼,供有關學生參加海外的學術會議或返家鄉探親。政府預計每年約需花5,000萬元。

大學生退學 年耗一億

錢大康相信,該獎學金已能與世界一流大學提供的獎學金看齊,估計有一定吸引力。研資局不會限制申請者修讀的學科及院校,「純粹睇佢哋鍾意讀邊間,覺得邊科吸引。」他亦希望有關精英完成課程後,能繼續留港工作。
至於教育學院經常投訴未能獲受資助的研究生學額,教資會主席查史美倫則指,教院尚未有合資格的教師帶領研究生,認為若撥款予教院作研究,「咁會對學生唔係咁公平!」
另外,教資會秘書長史端仁表示,本港院校學生退學率相對外國為低,每年本科生的退學率約為2%,而研究生則約3%,情況不算嚴重。以本科生每年成本為20萬、研究生40萬計算,政府每年約有290名本科生、135名研究生退學,即每年約浪費一億元公帑。至於政府今年會否設立等額配對基金,查史美倫預料,本港經濟情況不佳,很可能不會為八大院校提供新一輪配對基金。

金管局代管理資金

【本報訊】為配合大學長遠發展,政府今年1月正式撥款180億元予研究資助局,用以資助大學研究經費。教資會主席查史美倫表示,已決定將當中150億元交香港金融管理局託管,預料每年帶來最少5%的回報收入;至於餘下的30億元,則待政府招標後再決定如何運用。以金管局今年給予政府6%利息計算,教資會的150億的回報可望達9億元,較現時相關撥款多出3億元。

回報率料最少5%

查史美倫說,教資會召開五、六次會議後,終決定將當中150億元交由金管局託管,回報率未最後決定,料不少於5%。政府早於去年已決定批出該撥款,但今年1月才正式批出,教資會於今年3月開始投資,幸運地避開了金融海嘯的冲擊。
中文大學財務學系副教授蘇偉文認為,若按照政府將財政儲備交金管局管理,局方承諾將六年平均回報利率給政府,以今年約為6%做計算基礎,回報率可謂不錯,「其他銀行儲存利息得1%,但金管局承諾畀6%,政府係有着數。」他認為教資會若將全部180億元全交金管局託管效果更佳,單是一年已可獲15億元研究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