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澳元前景依然乏勁 - 羅家聰

暢談滙債:澳元前景依然乏勁 - 羅家聰

近期買外幣,不少人仍會選擇澳元,其一理據是澳洲對華出口越來越多,大陸復蘇有望帶旺澳洲;其二是澳洲相對與世隔絕、少受外圍影響;其三是澳洲息口快將見底;其四是澳元具息差優勢;其五是出口黃金的澳洲將會受惠於未來大通脹潮及金價大升。
理據是否站得住腳?逐個看吧。
首兩點是邏輯上矛盾的:如果澳洲可以大大受惠於貿易夥伴,那又怎能免疫於外圍影響?時至今日,分道揚鑣說法已沒甚市場,實在不必費勁討論。事實上,20年前澳洲對華出口只佔其整體出口的2、3%,10年前開始上升,至今比例已介乎一至兩成。沒錯,大陸盛衰確實對澳洲有所影響,但並非想像中般大。再講,大陸今輪的瘋狂注資所製造的假復蘇能否持續亦甚成疑問。

息口見底之論難成立

人為大手干預經濟,短期內可收欲見之效(例如保八),但因秩序已受擾亂,長期來說經濟將越來越不受控。
對於第二點、澳洲少受外圍影響,果真如是的話,一些份屬本土的樓市、就業數據理應與外圍脫鈎而一枝獨秀。觀圖可見情況並不如此,且有重蹈九十年代初覆轍之嫌,其時澳洲息口由近20厘減至5厘以下,削去四分之三。一旦今次也是如此,去年中的7.25厘息口高位大可減至2厘以下;目前利率仍達3厘,第三理據的澳洲息口快將見底有望成真嗎?當息口減至2厘以下,澳元還有幾多息差優勢?第四理據還需要討論嗎?
最後,經過在下早前的詳盡分析後,先通縮後通脹的說法現已成為共識。通縮有利金價嗎?剛剛相反。由此可見,很多理據看起來順眼、聽起來順耳,但其實並不紮實。

羅家聰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