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偉達 點片成金

博偉達 點片成金

早在廿年前,有位來自他鄉的製片充先鋒,把港產片帶到各國電影節,讓外國人認識我們電影,上月五日,這位獨具慧眼的電影人博偉達離世,在前幾天的追思會哀痛過後,施南生總結他對亞洲電影業的貢獻:「博偉達是獨一無二電影人。」

記者:趙志雄
攝影:譚盈傑

簡介:博偉達(WouterBarendrecht),九十年代創辦FortissimoFilms,積極引領亞洲非主流電影進入歐美市場,經他挑選發行的電影皆在目標市場引起回響。他曾擔任逾百次電影節評審。2006及2007年分別獲得CineAsia頒發的傑出成就獎和曼谷電影節的GoldenKinnaree大獎。多年來,他幫助過王家衞、侯孝賢、蔡明亮和彭氏兄弟等著名導演,帶他們的影片參加各地電影展,最近影片有黑澤清的《東京奏鳴曲》和張揚的《落葉歸根》。上月五日,他在曼谷心臟病突發離世,享年43歲。

施=施南生 順=彭順 發=彭發 嚴=嚴浩 記=記者

相識滿天下

出席完荷蘭和香港兩次追思會,施南生談起摯友博偉達,仍不禁黯然神傷,難忘他的工作熱情,懷念他對朋友的重視。施南生說他能記住每個朋友的興趣,因為記性好,因為出於真心。

施:我是因為認識FortissimoFilms另一位聯合主席溫煦宇(MichaelJ.Werner)而結識博偉達。記得我們合作過《小倩》和《七劍》,不過這兩套片走商業路線,未能完全反映他發行電影的獨具慧眼。

記:博偉達發行電影如何出色?

施:行內片商信任他的準確判斷,他讓你知道那個電影節適合你的電影發行。他喜歡發掘新導演,如當年的王家衞、蔡明亮,近年有泰國導演Pen-EkRatanaruang和ApichatpongWeerasethakul,前者經他發掘,在康城影展出名了。

記:王家衞的成功也靠博偉達?

施:那都要導演本身有質素,王家衞最早期的影片,都由博偉達推銷到歐洲。我也不明白他為甚麼會知道世界各地有甚麼新導演,他熟識各地電影節的人,有強大人際網絡,到了展場,他會帶你周圍認識人,替你打好關係,像盞指路明燈。

記:博偉達眼光獨到在那裏?

施:前一兩年藝術片市場不佳,他獨具慧眼,預知紀錄片會受歡迎,發行了兩部關於TheRollingStones和麥當娜的紀錄片,結果真的帶起一股紀錄片熱。又例如早前打入海外市場的《東京奏鳴曲》,事緣某次他跟日本監製談話,無意中見到導演黑澤清經過,便提議合作這一部戲,結果由出主意到拍畢影片不過短短一年時間,出來的成果足以顯示他的果斷和敏銳的市場觸覺。

記:身為外國人,為甚麼他如此愛好亞洲電影?

施:他好像對各地文化都充滿興趣,去過全世界的電影節,連北韓的電影節也去過。在荷蘭的追悼會上,《臥虎藏龍》和《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製片江志強表示,博偉達十分愛電影,即使跟自己沒有利益瓜葛,也會建議別人應該如何發行,而且一講就興高采烈,停不了口。

記:聽說他相識滿天下,他對朋友是怎樣的?

施:他總是充滿正能量,熱愛藝術音樂,他看了很多很多電影,又知道世界各地有甚麼新導演,就算跟他談世界政治,也可說足半小時。他永遠是一群朋友中的核心人物,很有凝聚力,把不同年代和愛好的人組織在一起玩和工作。還有,他很熱心幫助別人,答允過幫助你,他一定會記得。在這電影圈,大家都忙,有一位為朋友全情投入時間的人很難得。更何況,他真的有能力幫到你,除非你要發行電影去非洲,否則他都能跟你介紹某些人,建立人際關係。

記:有沒有一些難忘的回憶?

施:記得有次他到伊朗參加電影節,他見到一個羽毛球俱樂部,便影了一張相電郵給我,還道已經給我報了名,因為他知道我喜歡打羽毛球,他就是能記住每個朋友的興趣。

■博偉達相識滿天下,陳可辛與吳君如出席追思會。

■出世白胖可愛,自小有領導才能,9歲獨力辦足球節。

■畢業後,走到荷蘭電影資料館館長辦公室門口自薦。

■博偉達愛上王家衞電影,杜可風的鏡頭功不可沒,兩人成為多年戰友。

■王家衞表示博偉達是亞洲電影的同志,也是所有獨立電影工作者的最大支持者。

■博偉達幫助中國第五代導演之一的田壯壯,發行《小城之春》。

導演指路明燈

拍非主流電影難,發行獨立電影更難,唯一出路是在國際電影節推銷。新導演有的是魄力,欠的是發行經驗。博偉達就是盞明燈,為他們投石問路,彭氏兄弟就是好例子。

記:你們如何認識博偉達?

順:2000年發行《無聲火》,他主動找我們,那時沒有人識彭氏兄弟,亦沒有人會發行《無聲火》這類泰國片,多得他把《無聲火》帶到多倫多影展,還拿了獎,真的很開心。

發:這是我們兩兄弟第一部戲,亦是第一部在海外影展獲獎的泰國電影。他到處跑影展,大力推銷《無聲火》找人發行,很快便爭取到參加電影節的機會。

順:之後開始有人認識彭氏兄弟,荷李活片商也翻拍《無聲火》。可以說,他為我們打開歐洲市場,之後回流返港,香港觀眾才認識我們,很感謝他助我們行出第一步。

發:《無聲火》的成功令泰國政府更積極發展電影業,多得博偉達當時意識到多倫多影展適合這部戲發行。

順:他對港產片有情意結,王家衞的《東邪西毒》他也有份幫助發行。

發:他也喜歡泰國電影,十年前只有Fortissimo會發行這些冷門電影和發掘新進導演。

記:現在你們心情怎樣?

順:非常難過,人真的很化學,他跟我一樣不過是四十來歲。

發:覺得很可惜,他選片很好,視野不會只局限在本土,尤其欣賞新導演講故事的手法,令其電影打入外國市場。

■《無聲火》奪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國際影評人大獎。

■《東京奏鳴曲》奪得今年亞洲電影節的最佳電影獎。

■事隔十多年,《東邪西毒》的新舊版,博偉達都有幫助王家衞發行。

■《人妖打排球》曾在香港掀起熱話,之後還有續集。

■與彭氏兄弟合作《見鬼》。

非主流電影先驅

七、八十年代交接期,香港電影新浪潮出現,嚴浩、徐克、許鞍華各拍新風格電影,香港觀眾還未完全接受這些新派電影,遠在他鄉的博偉達已對港產片產生興趣,並結識了嚴浩。

記:你如何認識博偉達這個老朋友?

嚴:八十年代初我拍《似水流年》認識他,我們還一起看試片。他對香港電影業作出很大貢獻,替香港另類電影開拓市場。近幾年,香港人才留意電影節這回事,但十多年前,博偉達已意識到歐洲有中產階層的觀眾市場,這些觀眾會接受另類電影,結果博偉達賣過去的片都很成功。無疑,他是發行亞洲非主流電影的先行者。

記:你眼中的他為人怎樣?

嚴:待人友善,講求生活享受和情趣,對藝術很講求品味,腦袋滿是知識,喜歡看電影,尤其是文化氣息重的電影。

記:收到他離世消息,心情怎樣?

嚴:他生前愛主動交際,因為人際網絡廣,開拓市場時結識很多朋友,他離開了我當然十分難過,心情難以形容,現在不想再講了。

後記:馮小剛投訴香港觀眾只懂媽叉國內電影,皆因摸不清我們口味,我認為,懂拍電影卻不懂在那裏發行也是徒然。如今博偉達已去,但王家衞、蔡明亮和彭氏兄弟的成績,會時刻記載着他為亞洲電影付出過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