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就有希望。」去年5月四川大地震令逾萬家庭痛失獨生子女,每日以淚洗臉,北川46歲的鮮子文和妻子羊霞決定再生育,走出失去至愛的陰霾!截至上月底,災區已有1,641名婦女懷有小生命,其中252名嬰兒健康出生,鮮子文的兒子是災後喪子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嬰兒。
「感覺像做了一場夢……」北川46歲災民鮮子文日前邊在家磨着豆漿邊說,他的41歲妻子羊霞臉上帶着微笑,正坐在廚房門口給出生不到3個月的兒子餵奶。兒子長得白白胖胖,在2月14日情人節當天出生,重3.6公斤(7.9磅)。
喪女感覺「一無所有啊」
羊霞說:「女兒鮮娟曾跟她說:『媽,你再生個弟弟嘛,我幫你帶!』」可惜地震奪去了兩姐弟見面機會。地震中遇難的鮮娟才19歲,正在讀中學,她遇難後第三天,鮮子文夫婦住進女兒房間,羊霞天天抱着女兒照片哭,鮮子文則坐在一旁,一根接一根地抽煙,震後兩個月,羊霞像失去了靈魂一樣。「(感覺)一無所有啊!」鮮子文回憶當時的傷痛。
直至去年7月9日,一次檢查知道羊霞懷孕了,鮮子文以為自己在做夢,狠狠地在自己臉上擰了一下。鮮家經濟環境一般,但鮮子文自此每日在麪粉廠下班,無論怎勞累也堅持要走入廚房給妻子磨豆漿補身,還包攬所有家務,直至兒子順利出世,夫婦又懷了新希望:「我們不求他有多大出息,只希望他能健康成長。」語帶傷感的鮮說。
「醜和漂亮都無所謂,只要健康、順順利利長大,不再有任何劫難。」住在北川、懷有7個多月身孕的39歲準媽媽曾木會也有相同想法。她在北川中學讀書的18歲女兒和15歲兒子在地震中遇難後第四天,在北京打工的丈夫徐昌軍回到家中,震後兩個月,曾木會整天呆在家中,有人送了一頭小狗給她,她就像照顧孩子一樣,餵牠喝奶粉。後來丈夫提出想再生一個孩子時,她感到特別生氣,「地震前,為了兒女,再累再苦、再吃得差,也心甘情願;想不到地震後就一無所有了,不想再花這種心力」;震後五個月,她想通了,「要再生一個孩子,一定」,去年12月她從醫院接到好消息,她懷孕了。
「要為兒子拚命賺錢」
因為懷有新生命,逐步走出地震陰霾的,還有住在重災區映秀鎮的38歲父親王軍:「我要為兩個月大的兒子戒煙戒酒,拚命賺錢!」上月,在地震中痛失10歲女兒的什邡市42歲災民王福建夫婦,歡天喜地迎接一對雙胞胎兒子;34歲媽媽王曉芳誕下白胖男嬰。也有靜待孩子「降臨」的,例如在北川開小型美髮店的朱紅英,她很想要孩子,但丈夫說她,「你都40多歲了,孩子養到10多歲都老了」,她說要離婚,但丈夫不捨得她,她亦心軟了,現在只等丈夫跟她妥協。
吉林《新文化報》/四川新聞網/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