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新新人類」的新世代,近年頗有些我們以前沒有聽過的名稱。其中最早興起的是「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台灣的音譯,NEET的全稱是:NotcurrentlyengagedinEmployment,EducationorTraining,這個詞最早興起於英國,意指不就業、不升學、不參加任何進修或職業培訓的族群。在英國,NEET多是十六至十八歲的年輕人,在日本,多屬十五至三十四歲的年齡層。在香港沒有尼特族之稱,但失學兼失業則稱之為「雙失青年」。在美國,稱之為「歸巢族」(BoomerangKids)。
尼特族怎麼生活?繼續靠父母也。尼特族在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產生,主要由於高等教育普及,大學畢業青年有高學歷心態,使他們不願從事較低薪資的工作,寧可依附家人。
「新新人類」的另一類族群,是「飛特族」。飛特是日式英語freeter的台灣音譯,是英文freelance+德文arbeit(勞動)+英文字尾的er(人)而組成的,意指不願固定做一份工,而要做自由兼職打工者。
新世代的另一稱謂是「草莓族」。草莓,即strawberry,它外表光鮮亮麗,甜中帶酸的生澀,但一揑就爛,抗壓性、受挫性和穩定性都低。
新世代打工男女的另一類稱之為「月光族」。所謂月光,是指每個月賺的錢全都用光,絕不儲備。他們的說法是「花光吃光,身體健康」,月光族的消費觀念是吃得開心,穿得漂亮,愛打扮,喜換手機追逐新潮,儘管收入不多,卻不在乎錢財。
不過,所有這些族類,都不及大陸近年興起的「啃老族」的規模大,對社會影響更不可忽視。「啃老」者,啃老一輩的老骨頭也。它與尼特族相近,但起因複雜得多,很可能是影響未來家庭生活的「第一殺手」。明日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