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氣售價加快減慢

石油氣售價加快減慢

【本報訊】近月石油氣進口價已從去年的高峯位回落近半,但有調查發現,家用石油氣在過去三年的價格升幅一直高於進口價,而且價格浮動極大,就算用戶的使用量穩定也難以預算繳付費用。
有立法會議員促請政府監管石油氣價格調整,消委會與環境局合作的汽油價格網頁也應該比較各間家用石油氣公司。

調整準則欠透明度

工聯會近月調查過去三年石油氣的進口價及零售價,發現入口價雖然較三年前下跌約18%,但零售價卻只下調不足5%。以一個每月石油氣用量約10度的家庭為例,07年3月時需繳付286.7元,12月時便要繳付329.4元,升幅近15%,去年3月更要繳付多12%至369元。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由於供應商每三個月便可調整價格,令價格浮動儼如「海鮮價」。以07年第四季的價格計算,當時每公斤石油氣售價為13.52元,之後一季已調升至15.14元,升幅接近兩成。
王國興指,石油氣供應商經常以「進口調整價」牟取暴利,但調整準則一直欠缺透明度,希望政府立法監管石油氣價格的釐定;亦建議消委會與環境局合作的汽油價格網頁應包括四間家用石油氣價格比較,並研究屋苑進行燃料轉換工程,讓居民自行選擇使用石油氣抑或煤氣等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