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戲道:南京!南京!血的反思

電戲道:南京!南京!血的反思

南京大屠殺,聽起來已相當沉重,72年了,雖然見證歷史的人越來越少,但日軍種種暴行,早已刻在中國人的腦海,日本教科書怎樣竄改也改不了。《可可西里》導演陸川花了4年時間拍攝黑白電影《南京!南京!》,好讓世人重新了解南京大屠殺,並嘗試以日本軍人的角度反思戰爭意義。內地名導馮小剛曾說,香港人只懂向國產片說×,且看這部製作認真、具歷史深層意義的內地電影,香港人又會如何對待。 撰文:馮國康

當我知道要寫這篇關於南京大屠殺電影的專題時,其實我是拒絕的。一想到戰爭的殘酷、日軍的暴行以及30萬同胞被屠殺,從未體驗過戰爭的我,也覺得這歷史包袱太沉重了,怎樣也無法落筆。顯然,陸川沒有小記般懦弱,這位憑《可可西里》聲名大噪的內地年輕導演,花了4年汗血拍攝這部震撼人心且極富爭議性的電影《南京!南京!》,目的就是逼我們這一輩,反思這段以血寫成的歷史。

日軍角度反思戰禍

電影從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開始,雖有國民黨士兵潰逃出城,但仍有流着熱血的中國人奮死掙扎,為光榮而戰,劉燁飾演的國民黨精銳部隊下級軍官陸劍雄,便是其中一員。抵抗失敗後,士兵被推入江中、活埋、砍頭、槍殺,南京城一片死寂,惟獨德國商人拉貝先生(JohnRabe)建立的南京安全區,成了難民收容所。范偉飾演的唐先生和高圓圓飾演的姜老師,便肩負起安全區的工作,保衞着20萬人的性命。
以往的抗日電影,多將日軍描寫成滅絕人性的魔鬼,陸川卻大膽以日本將士為視角,嘗試從侵略者角度反思戰爭的代價。中泉英雄飾演的日本士兵角川先生,是全片的核心人物,對於被扯進這生死之城,他一開始已覺無奈,到後來看見無助的平民枉死,得知心愛的女人被蹂躪,到槍殺高圓圓,蘊藏在心底的良知一次又一次被衝擊,最終完全陷入崩潰。
結局中,角川先生親手將兩名中國人送出南京城後吞槍自殺,試圖救贖自己邪惡的靈魂,並引證他的遺言──生比死更困難。不過陸川將日軍侵華暴行變得「人性化」,惹來爭議及抨擊早已在他預計之中。

抨擊聲中收1.1億

《南京!南京!》採用黑白影像也是另一大特色,因它所呈現的視覺震撼更加強烈,令死城南京變得更愁雲慘霧,被屠殺的國民更觸目蒼凉。事實上,電影毋須刻意渲染血腥,也不需借助顏色彰顯殘缺,因內容本身已具備所有衝擊與色彩。
日前《南京!南京!》在內地一片爭議聲中上映,僅十日票房已收1.1億人民幣,更有望在日本上映。撇除所有國仇家恨,我覺得身為中國人,都應該花這130分鐘時間到影院走一趟,用心反思戰爭的代價。
香港上映日期:5月7日

五大難忘場面

以下含有《南京!南京!》故事情節,不喜勿看!

捨生守城

電影一開始,劉燁所屬的國民黨精銳部隊明知沒有希望,仍奮力守城頑抗日軍,展現的正是寧死不屈的民族特性。在開場的巷戰場面中,導演陸川以主觀鏡頭拍攝槍林彈雨的畫面,節奏明快緊張,令觀眾猶如置身戰場,體驗戰爭的可怕。

從容就義

既然由影帝劉燁掛帥,理應由他擔任救世角色,但《南京!南京!》沒遵從這大片慣有格局,劉燁出場約半小時便為國捐軀。死前一刻,他怒目盯着東洋鬼子,然後轉身蓋上小兵雙眼,靜待死亡來臨。他的犧牲令整齣電影更顯悲壯,激起觀眾的反戰情緒。

獻身救人

日軍到處姦淫虜掠,有次來到南京安全區,要求拉貝先生交出100名女人以換取日常物資。青樓女子小江無言舉手,無私奉獻肉體以救助落難同胞,為的只是換取更多人生存的機會。原來,在人性扭曲的亂世中,仍存在着高尚的情操。

諷刺祭祀

電影後段加插一幕極富爭議性的場面,日軍舉行了肅穆莊嚴的祭祀儀式,為陣亡戰友送終,一段日本傳統舞蹈伴奏大和民族樂韻,對同胞之愛,以及對他人之殘暴,形成超強烈對比。然而,這幕戲有浪漫化大屠殺惡行之嫌,招來猛烈抨擊。

以死贖罪

范偉飾演的唐先生為保全性命出賣同胞,但目睹女兒被日本人擲出窗扔下樓後,才醒覺委曲求存根本沒用,良心也備受譴責。原本他可與妻子離開南京,但最終決定留下來為靈魂救贖,笑着對妻子說:「放心,這個月的工資會準時交給你。」不久卻被日軍處死。

話你知:日人角度爭議性大

《南京!南京!》以日軍角度反思戰爭,其實荷李活導演奇連伊士活(ClintEastwood)06年執導的《硫磺島戰書》(LettersFromIwoJima圖),同樣是以日本人的視覺去看太平洋戰爭,贏得不俗迴響。
不過從日軍角度反思戰爭未必萬試萬靈,如日本已故大導演黑澤明晚年執導的《8月狂想曲》,內容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子彈爆炸過後45年的長崎,意圖化解歷史所帶來的仇恨苦痛,卻引起國際紛爭。

資料庫:歷史傷痕血染銀幕

東洋鬼子侵華,令無數國民留下無法磨滅的創傷,這一段以血寫成的悲慘歷史,也成為了不少電影的題材。
《地雷戰》1962年
以海陽地雷戰為背景,講述海陽人民自製地雷,令日軍聞風喪膽。
《屠城血證》1987年
由羅冠群執導,陳道明主演,全片圍繞南京大屠殺,純粹展示東洋鬼子惡行。
《南京1937》1995年
吳宇森監製電影,以中日結合的家庭作為視鏡,側面描寫大屠殺的可怕。
《黑太陽南京大屠殺》1995年
素以血腥殘忍鏡頭聞名、曾拍攝《黑太陽731》的導演牟敦芾執導,在銀幕重現那段慘絕人寰的歷史。
《五月八月》2002年
講述一對年幼姊妹五月和八月,在南京大屠殺的洗禮下,如何掙扎求存的故事。
《南京》(Nanking)2007年
外國人製作紀錄片,由劫後餘生的人親身談及不堪回首的回憶。
《戰火逃城》2008年
同樣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周潤發飾演的游擊隊員,帶領60名戰爭孤兒逃避戰火。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