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民主化無可阻擋──胡耀邦的理念與主張

學者觀點
民主化無可阻擋──胡耀邦的理念與主張

楊力宇 美國西東大學教授
今年是鼓吹民主與科學的五四運動90周年,也是中共鎮壓六四民運20周年,北京非常敏感,因而持續鎮壓民運及維權運動,並逮捕甚多反對人士,惟恐六四前後出現各種抗議活動。
在八○年代,筆者曾先後分別與中共領袖鄧小平、胡耀邦及趙紫陽深入談話,但印象最深刻的則是胡耀邦。
在我們的談話中,胡耀邦痛斥中共歷史上的暴政。他痛批文革,認為此一運動為中國的政經發展及全民帶來空前的浩劫。他對中國人民所受的苦難展現無比的同情。他對民眾展現強烈的愛護及關懷。他是一位富有人性及同情心的領袖。對中共的某些暴政,胡耀邦實是痛心疾首。
在八○年代中,某些中共人士開始推動反資產階級自由化,批判某些具有自由主義意識及理想主義精神的知識分子(如方勵之),來勢洶洶。

胡耀邦的理念與主張

但在與筆者談話時,胡耀邦堅決反對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但反對鬥爭這些知識分子,甚至表示對他們的同情。而更令胡耀邦憤怒的是當時的另一運動:反精神污染,他嚴肅地對筆者指出,華南一個美術學院的某些黨內人士竟然摧毀了一座美女的石膏像。他認為這些人士根本不知道欣賞藝術,他似乎也有一種無力感,無法阻止這些運動。
此外,胡耀邦對青年學生充滿同情心。當時甚多大專院校學生反對官倒、貪腐,要求民主,形成一股學潮,保守派力主鎮壓,胡雖反對,但卻無力阻止。
在與筆者談話時,胡耀邦透露了他的某些理念與主張:
一、他反對只推動經改,認為政經改革同步進行才是正確的道路。
二、他質疑「四項堅持」的說法,甚至對一黨專政似乎也有不同的看法。
三、對學生反對貪腐及要求政改,胡耀邦顯然充滿同情,反對鎮壓。
四、他強烈反對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同時也堅決反對反精神污染。
從胡耀邦的談話中,筆者發現他與鄧小平及黨內的保守派(如鄧立群)的矛盾日益嚴重,黨內並已出現倒胡運動,至1987年初,胡被迫辭職,兩年後(1989年)胡病逝。

鎮壓是下下策

六四民運爆發後鄧小平決定鎮壓,趙紫陽堅決反對,被迫辭職,被軟禁直至2005年病逝。
中共鎮壓六四民運後20年,仍然繼續鎮壓民主運動及維權運動,但鎮壓並不能解決今日中國面臨的內外問題。中共也不可能永遠實行一黨專政,永遠鎮壓民運與維運,蘇聯及東歐共產政權的崩潰應是殷鑑,民主化實是一股歷史性的、無可阻擋的洪流。
因此,逐步推動胡耀邦生前所主張的民主改革才是今日中國應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