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姐去年投資基金及股票,因金融海嘯而價值大減,加上早年曾提取投資相連壽險的現金價值周轉,令賬戶價值所餘無幾。此外,她雖有三份保單,但保障重叠卻又保額不足。專家認為她應重組投資組合及保障,建議延遲5年退休,冀在23年投資期內,儲夠394萬元養老。
記者:葉敏儀
蔡小姐沒有家庭負擔,最大開支就是為自住的居屋單位清還按揭,現在月供4000元,按揭尚餘金額約50萬元,尚要供款10年。
她希望清還按揭之後可為家居大裝修,估計需10萬至15萬元。
不過蔡小姐的資產有限,受金融海嘯拖累,她持有的中石油(857)及太平洋航運(2343),由市值3萬元跌至約2.6萬元。
她擁有一份投資相連壽險,已供款5、6年,月供400元,但曾提錢周轉,現時現金價值只餘2340元。近年亞洲地區經濟起飛,蔡小姐去年開始月供亞洲市場基金,但月供僅500元,現值4300元。
海嘯累股票價值降
保障方面,她有3份保單,包括終身人壽儲蓄保險(保單1),附加危疾、醫療及意外保障,保額合共50萬元,月供500元。
她其後多買一份住院現金保單(保單2),每月保費725元,繳付10年可取回8.6萬元回贈。
此外她有一份保額15萬元的壽險(保單3),已一筆過付清保費。
個案
讀者:蔡小姐
年齡:32歲
婚姻狀況:未婚
職業:會計文員
月入:1.1萬元
資產:現金3萬元、股票2.6萬元、強積金5萬元、一自住居屋單位(尚欠50萬元按揭)及數份人壽保險
目標:10年後有10萬至15萬元裝修家居,50歲退休後每月生活費維持5000元水平
症狀:手頭現金不多,保障重叠卻保額不足,投資欠恒心
分析
投資期拉長回報更豐厚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黎珮詩建議,蔡小姐應將手頭現金3萬元,留作應急錢,其次是重整保單,加大保額及減省不必要的保單。
裝修費方面,可靠現有股票,及重整保單後所慳到的錢投資。至於較長遠的退休大計,以女性平均壽命85歲計算,按退休後通脹4%及投資回報5%計,蔡小姐若50歲退休,必須在未來18年內儲夠363萬元,以現時資產及收支而言,較難達標。
蔡小姐現月供基金500元,月剩1820元,建議加大基金投資至月供2200元,並延遲5年至55歲才退休。專家預計,55歲退休時所需金額為387萬元,多5年儲蓄,投資期延長可累積更多回報,且降低風險。雖然首10年因要供樓而儲蓄不多,但還清按揭貸款後可利用該筆供款,投資月供基金。
建議
省一半保費保障反提高
《保險》
蔡小姐的終身儲蓄壽險(保單1)已附有住院現金,因住院現金保單(保單2)有回贈才投保。專家黎珮詩指,保單2提供的保障與保單1重叠,加上蔡小姐本身有固定收入,住院現金並非必須,而且只投保一年,斷保的損失不大,建議取消保單2。
取消重覆保單
她提醒,有回贈的保單雖然吸引,但保費相對較貴,市民於購買保險時應以保障為主。
至於保單1及保額15萬元的壽險(保單3)則可保留,人壽保額共35萬元,加上危疾賠償10萬元,合共45萬元。
相比蔡小姐尚欠樓按約50萬元,保額不足以抵債,建議她投保一份保額40萬元的純人壽兼危疾保障。
由於該保險沒有儲蓄成份,月費僅100元,黎珮詩說:「將來手頭鬆動啲,蔡小姐隨時可以將份純人壽轉做儲蓄人壽。」
重整保單後(表1),蔡小姐每月總保費由1225元減至600元,人壽及危疾保障則加大了40萬元,分別有75萬及50萬元。
雙線投資十年 儲15萬裝修費
《裝修》
蔡小姐首個目標是10年後,有10萬至20萬元裝修家居。
專家指出,這方面的資金可從股票及減省保費着手。蔡小姐手持股票建議作長線投資,待經濟復蘇、股價回升,10年後套現。
此外,重整保險後,蔡小姐每月保費慳625元,其中500元可投資基金。
假設兩者的投資回報均有8厘,10年後蔡小姐可得14.7萬元,若回報僅6厘,亦有12.9萬元裝修(表2)。
加碼月供基金55歲退休
《退休》
黎珮詩建議蔡小姐延遲5年,55歲才退休,除保持現有投資相連壽險,由每月剩餘的1820元中,撥1700元加大基金月供金額,令月供金額由500元增至2200元(表3)。
蔡小姐的單位只需再供10年,其後將供款4000元月供基金,仍有8年投資期。
專家提醒,長線投資必須有耐性,其間如非急需,最好不要提取累積金額,或減少供款,以免影響回報。
黎珮詩解釋,如以50歲退休為目標,即18年後上述投資回報僅233.9萬元,未能達到363萬元要求。若55歲退休,計及通脹,退休金需387萬元,因有23年投資期,蔡小姐回報可達394萬元,較目標高出6.9萬元,手頭現金更鬆動。
投資策略方面,黎珮詩認為:「蔡小姐負擔唔大,可以趁後生承擔高少少嘅風險,博取更高回報。」故可揀選中至高風險投資策略,如中國股票為主的基金。
她提醒,到40歲後,應隨年紀漸長減少股票比重,如先將三成比重轉為債券或低風險基金,而且最好每兩三年審視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