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滿口「危機處理、人力資源、食物安全」,和他談了幾個鐘,還以為他是經濟學大師,或是跨國企業總裁。頭髮灰白的他,名叫陳子富,58歲,西灣河街市豆品店「珍香園」的第三代掌舵人,4年前才回到IVE做學生,學習管理拯救老舊的家族生意。進修後生意有轉機,就連做人都變得豁達得多。
記者:吳允冲
攝影:林栢鈞
1個課程=1個轉機
總覺得賣豆腐,成本低利錢高,老闆䟴䟴腳收錢,隨時是隱形富豪,陳子富或許是其中之一。他父親來自以豆品聞名的廣東雲浮,1928年開始在街邊賣豆腐,到暴動後搬入舖,「珍香園」的招牌,至今已掛了40多年。生意無風無浪,本應好安定,直至一個改變舖頭命運的決定……「06年,我去咗讀一個中式酒樓管理文憑。我只係讀到中五,發覺生意突破唔到,呢個課程,啟發到我要注意食物安全,品質制訂標準化,又要建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54歲才突然叮一聲醒覺,未算太遲。從此,他開口埋口都是食物安全、品質、服務,「我唔用基因改造黃豆,因為唔知用咗咩基因落去。一次意外,之前建立嘅就會全部付諸流水。」
「舊時無人向我挑戰吖嘛」
很多老舖都是做得一日得一日,坐以待斃。這一個文憑課程,就像為他插了開腦的鎖匙,「全港咁多間豆腐舖,得我肯改革,吸收新思維,唔會做到無得做。今年3月我又同幾個同學去東京睇食品設備展覽,好多都想運返嚟香港用。」肯改變全因為醒覺,「舊時我無危機感,無人向我挑戰吖嘛,點同家競爭咁大。對面又賣包點,後面又有一間賣豆花,比着以前我實用『紅海戰略』同人鬥平,人哋賣6蚊我咪賣5蚊囉!家我唔同你玩,10蚊支豆漿我全條街最貴,外賣豆腐花我賣11蚊,人哋10蚊三碗。以前攬住一齊死,家着重品質。我哋歷史悠久,又真材實料好多fans㗎,服務又親切,使乜驚?」
「品牌偷唔到,偷師照教!」
以前他對豆腐的製法守口如瓶,現在他變得滔滔不絕,「新人一嚟到,我就同佢講晒豆腐嘅配方,唔會收收埋埋,最緊要都係要配合公司發展。我今日照教你,你都係我珍香園出嚟,有乜所謂?樣樣都可以偷,品牌偷唔到。」就算只是幫襯的客人,甚至行家,他都樂意分享心得,「人哋問我,最細緻嘅竅門我都同佢講,就算佢偷師我一樣照教。街坊問我點儲存豆腐,其實用清水加鹽浸住就得啦。」
「周中話豆味唔夠濃」
店中九成出品都是自家製,最熱賣的豆腐可日賣四百碗。咁受歡迎,其實根本毋須理會閒言閒語,「之前周中嚟過食豆花,話我哋豆味唔夠其他老字號濃,其實人哋用豆漿加豆渣一齊煮,煲出嚟好易燶,我試過,煲得太滾好唔安全,但係食客有意見,我咪研究吓點樣改進先啱客人口味。」諗到可以改善的,陳老闆都做了。「之前去日本,見到佢哋好鍾意食味噌豆腐,香港又無人咁食;上海式鹹豆漿我都想做。家已經知道定位,會主力發展豆品,不過舖頭細做唔到。」現時他等的,是阿仔從加拿大學成歸來,接手祖業,大展拳腳開分店,「佢返嚟接手我就退休喇,以後點,就睇佢呢個第四代傳人﹗」
豆腐花$7.5碗
除了滑我想不出有甚麼形容詞,入口像在吃雲,舌頭幾乎感覺不到就已經溜入口。可加糖水、花奶或豆漿,好多花款。
鯪魚球「拍得住羅富記!」
小欖谷鯪魚球$10六粒
順德師傅以家鄉配方,自家用原條鯪魚起肉加果皮及蝦肉打成膠,誠意之作,「拍得住羅富記!」老闆說。
煎釀三寶$10六件
有紅腸、青椒、矮瓜、豆腐等選擇,釀入自家打的鯪魚膠,十分彈牙。
蘿蔔絲餅$7件
六十年代沙田火車站一帶好流行,又稱炸油糍。以白蘿蔔絲加蝦米、西芹炸成,有點五香粉味,脆卜卜好香口。
菜肉包、鍋貼$4件
以椰菜加新鮮豬肉做餡,外層脆,咬落有肉汁。
珍香園(25604592)
西灣河成安街12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