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海嘯連累不少人投資損手,當中不乏愛狗一族,他們除要大屋搬細屋,就連身價過萬元的名種狗也要棄養。慈善團體「動物伴我行會社」表示,過去半年接收了20隻因經濟不景而被主人遺棄狗隻,當中包括鬆獅、白松鼠犬、雪橇犬、哥基等名種狗。該會呼籲市民勿因一時興起而養狗,「唔係畀水畀糧就得,養狗係要照顧佢一世」。 記者:馮永堅
動物伴我行會社(CAF)在02年成立,狗舍位處沙頭角公路旁,位置偏僻,狗舍設施簡陋,由一間鐵皮屋搭建而成,共分十多個,每個面積50至60方呎狗屋,以及有一處給狗隻散步的大空地。「呢度所有開支都係靠市民捐助,金融海嘯之後捐款少咗,但俾人遺棄嘅狗就多咗。」CAF義工Flora表示,不少住洋樓養番狗的中產人士投資損手,為了慳錢,他們都選擇不再養狗,令狗舍狗隻數目急增至逾70隻。
義工出錢又出力
「養一隻名種狗每個月狗糧美容等開支,可能要幾千蚊,家經濟唔好,狗主都唔再養狗。」Flora說,過去被遺棄的多是老弱傷殘狗隻,又或是雜種狗,但金融海嘯後,身價過萬的名種狗也成犧牲品,狗舍內增多了成員,包括非常友善的聖班納犬「笨笨」,極聽話的白松鼠「Waggy」,以及活潑可愛的金毛尋回犬「BoyBoy」。她指,近半年大部份送狗到CAF的人,都是因經濟不景而要大屋搬細屋,有的是要賣樓套現,也有人是搬回公屋與家人同住而不能養狗。
要令這些被遺棄狗隻有個安樂窩並不容易,狗舍每月狗糧水費及電費等開支至少要5萬元,但受金融海嘯影響,每月所得捐款遠低於所需,因此現時要停發義工車馬費省錢,「啲義工知道狗舍經營困難,好多都出錢出力自己捐埋一份」。
狗舍未知可否捱過金融海嘯,有意幫助這批被遺棄狗隻的熱心人,明日可到尖沙嘴GoodDogCafe參加由CAF舉辦的狗隻美容工作坊,收益扣除活動開支後將全數用作CAF經費。
待領養狗隻資料
資料來源:動物伴我行會社
領養者須知
‧必先成為動物伴我行會社會員
‧年滿21歲,未滿21歲要同住父母或監護人代為申請
‧繳付約1,000元領養費,費用會用於拯救其他動物身上
動物伴我行會社網址 http://www.hkcaf.org
資料來源:動物伴我行會社
特寫:職員見到狗兒有家就開心
每日要服侍逾70隻狗的起居飲食,幫牠們執糞便、冲凉,工作時間由朝九到晚八兼風雨不改,不是狗癡都捱不住,25歲的Keith(圖)就是這個狗癡,「我冇乜嘢夢想,只係想少啲狗喺狗舍住」。
希望市民盡量領養
家住藍田的Keith是動物伴我行會社唯一的全職職員,每日長途跋涉到沙頭角公路旁的狗舍上班,踏正9時就要放狗散步,11時準備好午飯,下午4點就預備晚餐,每日都沒有空閒時間。在狗舍四年,看到狗隻被好心人領養是工作的推動力,「我次次見到有狗可以有個家都好開心,都眼濕濕㗎」。相反的,就會非常無奈,無奈不是因為工作負擔加重,是因為多了人棄養狗隻,「多嘢做就即係多咗人唔養狗啦!」Keith說,單靠自己及義工之力仍可暫時照顧到狗隻,但最希望的是有能力市民可盡量領養狗隻,令牠們有個安樂窩。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