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六四20周年將臨。當年,不少因參與阻止軍隊入城的北京民眾被中共當局指為暴徒,判處入獄。近年,他們先後獲釋。當年,他們都是血氣方剛的青年,但獲釋時,已年屆中年,不但難以找到穩定工作,也難以適應急速變化的社會。其中張燕生便是一個佼佼者,但他無悔當年勇。
焚燒軍車被判終身監禁
現年41歲、剪了個光頭,地道老北京打扮的張燕生,近日在北京接受境外媒體的採訪,談到獲釋後的生活時,感到欷歔。曾在北京展覽館任職的張,六四事件後,被中共當局指控從武警手上搶去拍攝民眾試圖阻止軍隊入城的菲林,亦參與焚燒軍車,以及在其家中抄出幾件軍衣,在當年6月遭當局以「搶劫罪」判終身監禁,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將其關押在北京市第二監獄。2003年4月提前獲釋,隨後服5年剝奪政治權利的附加刑。
在獄中度過14年的張燕生表示,剛踏出監獄,眼前湧現大量新建的商廈,到處都是車海。由於北京發生極大的變化,出獄初期,他經常迷路。而最令他感到失望的是:「鄰居變了,以前互相幫助、關懷之情已經消滅殆盡。現在求人幫忙,都要先談價錢。」他至今感到苦惱的,莫過於生活和經濟上的壓力。
為甚麼軍隊鎮壓人民?
張燕生在35歲之年獲釋時,父親已經去世,母親重病在身。他因為曾被判刑,至今仍無法找到工作。張目前仍與母親同住,兩人靠每月150元人民幣的退休金生活。回看他當年的同事,現時已經有家室、有退休金、健康保險,可是張卻一無所有。
對於當年行為,張燕生從不後悔。張對記者說,當年他不是反政府,而是反對當局對學生採取的方法及其所作所為,質疑「為甚麼會用軍隊鎮壓人民?」而他只是「歷史的代罪羔羊」而已。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