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街貨與成交額關係微妙

衍生創富:街貨與成交額關係微妙

港股自3月上旬開始上升,近兩周曾靠近16000點,惟本周初開始出現回調。在是次歷時個多月的升市中,除了港股成交額增加至每日600至700億元外,市場資金亦見輪流流入不同行業股份及相關衍生工具,而過去兩周,地產股及石油股認股證與牛熊證的成交額均見增加。
街貨量及成交額這兩個數據有其共通點,兩者均受市場的持貨及投資氣氛影響,而當兩者均告升或告跌時,反映出來的市場方向或較具代表性。
成交額顧名思義是指市場買賣交易的金額。由於成交額當中包含了即日買賣,以至持貨過夜的成交,所以單憑成交額的高低,不能完全得悉市場的投資取態,可能只顯示較短線的取態。若要得悉市場的投資方向,可參考街貨量變化。街貨量是市場上的衍生權證數量除以衍生權證的發行量,故可反映市場持貨過夜的認股證或牛熊證比例。

睇成交額啟示性低

此外,亦可留意成交額及街貨量是否同步上升或處較高水準,如有這等現象同時出現,則顯示市場可能對大市或某股份中線的看法。此外,有些投資者可能會着重看成交額多寡,惟這模式並不一定合適。
因為一隻成交較高的認股證或牛熊證,不等於行使價、槓桿及引伸波幅等條款適合,加上港股的衍生工具設有流通量提供者,為衍生工具報價,以助維持流通量,所以成交額的重要性其實相對較輕。

麥格理資本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