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流感肆虐,世界衞生組織將警戒提升至第5級,中國、香港都表示不排除疫症傳入的可能。豬流感對世界各國的人民健康、經濟復蘇所構成的威脅正在加重,但是,應該看到,只要國際社會高度重視、通力協作,疫症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市民毋須恐慌,各國政府也毋須誇大豬流感對經濟的衝擊,更不應該藉活豬及豬肉產品的出入口問題打貿易戰。
對於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來說,未來一周將是抗禦豬流感的關鍵時期。其一,豬流感在全球的擴散會否加劇,端視近日疫症進入不同國家後,傳播鏈能否被有效切斷;其二,內地雖然取消了五一黃金周,但由於有三日假期,加上不少市民享有有薪年假,調查顯示計劃外遊人數比去年增加三成,感染及傳播疫症機會大增。
內地當局已嚴正否認發現豬流感疑似個案,更駁斥豬流感源於中國之說。但是,由於中國在2003年隱瞞沙士疫情及地方政府近年隱瞞豬藍耳病、手足口病、腦膜炎等的劣迹,難免令人心有餘悸。以內地的政治現實來看,不擔心中央政府隱瞞疫情,但不放心地方官員會否按中央要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應該說,提升警戒級別、敦促各國加強防疫,是世界衞生組織的本份;謹慎防疫,包括加強出入境口岸衞生監控、儲備必要的藥品和衞生物資,是各國政府的本份;加強個人衞生,遵守公德,注重環境衞生,是市民的本份。但願經歷沙士危機之後,兩岸四地的政府在應對傳染病疫症時,都能夠保持警覺和透明度,不讓防範工作流於形式。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豬流感在重創墨西哥經濟之際,對金融海嘯下的世界經濟有多大殺傷力?墨西哥是全球第十大出口經濟體,也是第七大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墨國財政部長表示,豬流感可能使國內生產總值(GDP)減少0.3%到0.5%,最多可能損失700億美元。
一些傳媒近日也引用世界銀行去年的報告,指流感大流行最嚴重可能造成全球3萬億美元損失。但是,世銀這份在禽流感背景下的研究報告,不能簡單地套用在豬流感問題上,否則有可能誇大對經濟復蘇的阻礙。世銀衞生事務發言人海伊(PhilHay)對法新社表示,豬流感形勢不斷演變,試圖就全球受到衝擊作出正確評估,仍言之過早。
傳染病流行勢必影響旅遊業、交通運輸業及餐飲、娛樂等行業,但今次疫情失控的機會較微,對經濟的影響也不致於失控,因此並未阻礙近兩日環球股市憧憬經濟見底的升勢。要警惕的是,一旦各國藉防疫展開貿易戰,對經濟的傷害將大過疫症。
中國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昨日在記者會上形象地說:「這次是人有病,豬沒病,這個病在人際之間傳播,外國人有病,中國人沒病。」問題是,既然豬沒病,中國農業部和質檢總局為甚麼還要禁止從墨西哥和美國證實疫情的地區進口活豬及豬肉產品?
目前還有俄羅斯、烏克蘭、菲律賓等國家禁止從美、墨進口豬肉及肉類產品。美國指摘有關限制沒有科學依據,「會引發嚴重的貿易爭端」。但願,各國政府能理性對待因豬流感引發的貿易爭端,莫引爆貿易戰而令世界經濟徒添恐慌因素。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