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被掠奪的圓明園文物「九洲清晏之寶」玉璽,昨日(周三)在北京反對聲中於法國巴黎拍賣,最後由一名匿名華裔出價人以168萬歐元(1,727萬港元)投得,他聲稱是代法國一名藝術品收藏家出手競投。
「九洲清晏之寶」玉璽,正方玉璽印章邊長11厘米,高9厘米,上雕雙龍,印鑑則刻「九洲清晏之寶」字樣,由博桑─勒費福爾拍賣行負責拍賣。該行文物鑑定師波爾蒂埃指,印章製作於乾隆年間,是皇家玉璽,原收藏在圓明園,拍賣前的物主是瓦索涅侯爵,即法國將軍艾利.讓的後裔。艾利.讓在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任法軍指揮官,曾駐紮大沽軍營,有份攻入北京城,一般相信玉璽是他掠奪的「戰利品」。
與另一亞裔激烈競投
這次拍賣底價30萬歐元(305萬港元),一名華裔出價人與另一名亞裔人士在拍賣期間激烈競投,經過多輪叫價後,最終以168萬歐元成交,由華裔出價人成功投得。
拍賣前一日,圓明園管理處發表聲明,指圓明園所有流散文物理應歸還中國。聲明提到:「對於這種屢屢傷害中國人民感情、損害中國人民文化利益、而且有悖相關國際公約的行為,我們再次表示強烈的憤慨。」拍賣後中國政府未有回應。法國今年2月底拍賣圓明園流失的兔首和鼠首銅像,曾令中法關係陷入僵局。兩個銅像雖由福建商人蔡銘超各以1,400萬歐元(1.37億港元)投得,但他最終拒絕付錢。貝爾熱堅持惟有中國尊重人權,才會把獸首送回中國。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