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000 趕牛下尾班車

D5000 趕牛下尾班車

我也在屋邨長大,是現在成了地盤的黃竹坑邨。差不多的格局,也是閒時回來跟爺爺飲茶的老人地,圍板封上了,爺爺也賣鴨蛋去。牛下!雖然我沒有根,但不是跟大隊來趕集體回憶的熱,我只在重組自己小時候相似的回憶。

記者︰陸俊雄
攝影︰王文忠
Model︰Wing@PureModels

ISO1600可接受

當男女都拿起相機走進牛下,的確是在擾民,我也一樣,帶上我新買的NikonD5000對周邊一舉一動毫不放過,但可以好肯定說句,大家都不是立壞心腸,心存可惜。所以我也避免用上閃燈,靠手上這部新入門機的能耐,將ISO推高至1600或3200來快影。
我不貪心要ISO能推到萬位水平,因為心裏有數,入門機再高也是徒然,1600和3200也算是不常用了。我有心地將「減低高ISO雜訊」的功能關掉,這才叫真實,而這個環境下帶點雜訊,也是營造氣氛的手段。試了幾張,我的接受程度是1600,再多就免了。

■數字遊戲,最多用到ISO1600罷了。

ISO測試

ISO1600
少少粗微粒,感覺似Film機。

ISO3200
雜訊幾明顯,成張相粗到似砂紙。

BodySnap

■沒有頂芒是入門機的特點。

■可插SD或SDHC卡。

■電池是EN-EL9a。

低角度扭芒

未出發前想過,扭芒D-SLR連老牌Nikon也要追上潮流,能向實用方面考慮是好事,但實際用上時D5000與Prosumer機的扭法相比,有其限制。因為它是向下反芒出來,不像Prosumer般從側面反,所以方便程度只有一半,就是用極低角度拍攝時。高角度向上影牛下外觀的話,還是適宜用ViewFinder。不過芒的顏色確是吸引人,有時真要將它的亮度減一至兩級較好,免得放在家中電腦的廉價芒上看相片時,說扭芒漂亮得騙人。

■低角度影相時好方便。

■連Menu畫面都可直度。

■色彩調淡了,相機內有PictureControl,可以自定飽和度、銳利度等。

LiveView對焦慢

不熟牛下會覺得似迷宮,幸好樓下有小冰室、雲吞麪吃。見常餐還未送來,開着D5000的LiveView一試實時對焦。但由於室內環境偏暗,對焦竟用上3至4秒,看着AFS的Kit鏡不停轉圈。另外,LiveView時芒會自動調節亮度,本來是優點,但往往在LiveView上看以為曝光適中,但影出來後卻偏暗了。所以還是不要在暗的環境下用LiveView,新手也要多練看線形圖,清楚自己是否曝光正確。

LiveView測試

■在室內陰暗環境,對焦要4秒之多!

■逆光環境,芒會自動調亮;好心做壞事!相片出來卻有差異。

Profile

感光元件︰1290萬像素CMOS
短片解像度︰1,280×720、640×480、320×240
自動對焦︰11點
感光度︰ISO200-6400
螢幕︰2.7"(23萬點)
體積︰127×104×80mm
重量︰560g

$5,980(淨Body)
$6,980(KitSet連18-55mmAF-S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