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全力挺上海 僅稱港短期不變港金融中心地位快不保

發改委全力挺上海 僅稱港短期不變
港金融中心地位快不保

【本報訊】上海蛻變為國際金融中心,勢頭正全方位起航,繼國務院早前確立上海2020年達標時間表,中央昨進一步介紹上海建為「兩個中心」詳情。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罕有稱:「短期內香港的中心地位(國際金融及航運中心)是不會改變的」。「短期內」三字代表意義令市場關注中央正向香港發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快不保」信息。 記者:劉美儀

有金融界人士稱,對內地副部級官員作如此鮮見而「坦率」言論,感震驚。有業內人士說,本港當局要深切檢討中國發展的變化,擴大本身國際金融中心的剩餘優勢。與內地省市相比,本港既無繳稅予中央,回歸以來卻不斷獲北京送禮,金融海嘯令中央銳意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本港須發揮貢獻,才能鞏固地位。

金融界對京官言論感震驚

《中通社》引述劉鐵男回應香港《大公報》記者,就國務院發表支持上海構建兩個中心,對同為國際金融及航運中心的香港,相應作用及地位將出現甚麼全新考慮時,他說在短期內,香港的中心地位是不會改變的,但上海這個中心已提出了2020年的目標,「今後肯定要向做大做強的方向發展」。
不過,他相信,即使到了2020年,在這個期間香港亦在發展,「至少它的中心地位的作用」,是不會改變的。他亦說,滬港比較,無論是金融航運中心、產品服務、國際化程度以至專業技能上,「都不是在一個水平上」。
國務院昨日舉行新聞發佈會,由國家發改委及上海市政府介紹《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意見》涵蓋多項推進上海為國金中心的措施。

宜爭人民幣集資境外試點

中國長江商學院金融系教授周春生認為,中央要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不會讓其邊緣化,上海作為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亦毋庸置疑。滬港兩地在金融業務的分工,目前主要以港元及人民幣,作為金融服務結算單位的區別,未來兩地金融產品發展將趨同。他又說,本港要保持競爭力,除繼續爭取內地企業以A+H股形式來港上市外,可向中央爭取讓香港以人民幣作為集資貨幣的境外試點。不過,港交所發言人回應稱,人民幣仍未自由兌換,本港暫未具備條件。
星展高級投資策略顧問陳寶明表示,從硬件分析,上海有條件成國金中心,但仍視乎外國投資者需求。本港要提升監管水平及發展多元化金融產品,以應挑戰。
政府高層昨日未有正式回應劉鐵男的言論,但政府消息人士說,中央早已表明,支持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中國也需要多於一個國金中心,建立滬港兩個互助互補的金融體系,有助加速上海建成國金中心,也有利香港發展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目標。
有政府官員分析,中央要打做上海,甚至更多城市成金融中心的目標十分明確,但不代表香港地位在中短期被取代,因上海要成為國金中心,除進一步完善金融法規,人民幣可自由兌換、資本可自由進出,以及完善司法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國務院推進上海加快成為金融中心部份措施

‧發展企業債券

‧推進內銀作債市交易試點

‧推進境外企業在境內發人民幣債

‧研究推出股指、滙率、利率、股票、債券等衍生產品

‧推出新的能源和金屬類大宗產品期貨

‧鼓勵境外投資者參與上海金融市場

‧適時啟動符合條件境外企業發行人民幣股票

‧與香港合作發展證券產品,推進兩地金融合作和聯動

‧支持上海的合資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擴大開放範圍

‧研主板制,加強上海證交所主板地位

‧研究上海服務長三角地區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途徑

‧研究於海關特殊監管區開展期貨保稅結算業務

‧促進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支持在滬合資證券、基金公司擴大開放範圍

‧重點發展投資銀行、基金管理、資產管理、貨幣經紀、融資租賃及企業財務公司

‧發展證券投資基金、社保基金、保險資產等機構投資者

‧促進符合條件金融企業展開綜合經營試點,培育金融控股集團

‧發展上海再保險市場

資料來源:國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