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熊三未必會大跌 - 譚紹興

投資學堂:熊三未必會大跌 - 譚紹興

「SellinMayandgoaway」此投資市場常見的句子,大約每年4月中便開始在歐美投資市場流行起來。今年豬流感突然殺到,令SellinMay提早了,變為SellinApril。但筆者認為,豬流感只是借勢調整的藉口,整體上,港股由3月9日低位11344點,反覆上升至4月16日高位15977點,在短短個多月間累積升幅達41%(以11344點計算),故即使沒有豬流感,大市亦有調整的需要。
調整目標方面,若以恒指由11344點升至15977點這一大升浪計算,調整0.382位為14207點,而調整升幅的0.5便為13600點,相信短期大市在逼近14207此區域,應有一定支持。
港股自去年10月跌至10676點低位後,先後出現3次較大的反彈,每次在衝破15000點後,當升勢告終掉頭回落時,跌浪的低位亦大多在11000餘點才到底。因此稍後若失守量度調整0.5(13600)水平便須小心了。
在4月中,當港股逼近16000點時,相信不少朋友亦曾懊悔早前沒有在低位吸納,甚至有衝動飛身入市追貨。假若這次亦是一次大調整,如果再有機會跌至11000點,或者更低時,便不要錯過再度入市吸納的良機。
在3月中,筆者在多個投資研討會中,以美國企業的業績周期來指出,四月中有機會是股市之轉捩點,並給了同學們一些筆記,相信與會者仍有印象吧。另一個統計推算便是今年低位有可能在6、7月間出現,筆者在上兩周已通知不少客戶作部署。
在過去數月,筆者的策略是,當大市有得炒時便密密炒,因為當個市冇得炒嘅時候,往往很難才搵到一隻會飆升的股份。所以便要捕捉每一次炒風再來的機會,每次20、30%,一連幾次,便夠數可收工。

多以大型橫行告終

早市一隻已飆升10%的股份,在上午11、12點撲入去掃貨,下午開市仍可再升多7、8個百分點畀你賺。但當個市冇得炒嘅時候,你想搵一隻會升5、6%的股份亦不容易。美國著名的投資家,亦是《InvestorDaily》的創辦人WilliamO'Neil便曾指出,當你嘗試了多項投資工具及技術分析指標也無效時,便可能唔係你嘅錯,而係個市有問題,是時候暫時離場了。
根據美國技術分析大師JohnMurphy的研究,熊市三期不一定是大跌市,往往以一個大型橫行區來告終,正如過去6個月,恒指在大約11000-16000間徘徊上落,故有機會見11000時,記住買貨。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