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制度性的悲劇」
今年是六四20周年,遇難者家屬的代表人物、「天安門母親」丁子霖談起死去的獨子仍無限悲痛。她指,她曾經信任的共產黨殺害了她心愛的兒子,如果中共不認錯,「我絕不寬恕他們」。又指六四屠殺是鄧小平、李鵬和楊尚昆所為,「但根源在制度,是制度悲劇。」
72歲的丁子霖透露,今年以來,天安門母親已有兩人病故。面對時間流逝,她嘆息說:「我覺得我有生之年,看不到了(六四平反)。」
丁子霖近日在家中接受媒體採訪,談到六四給她的生命帶來的傷痛,以及她曾信賴的共產黨令她信仰破滅。「我的痛苦是,偏偏是我信任的共產黨,殺害了我心愛的兒子。」丁的獨子蔣捷連在1989年6月3日晚,前往天安門廣場聲援學運途中,被解放軍射殺身亡,當時他是高中二年級學生,6月2日剛度過17歲生日。
「是一個制度性的悲劇」
六四慘劇發生後丁曾無法割捨對共產黨的情感,認為中共會有人站出來糾正自己的錯誤。結果她等到的,卻是當局對她連串監控與打壓。白髮蒼蒼的丁說,「六四一下子把我的兒子、我的理想、我的家、我的信仰毀於一旦。」丁1960年加入中共,六四後因拒絕參加黨員重新登記,1992年被中共除名。
丁表示,六四大屠殺當然是鄧小平、李鵬和楊尚昆等人所為,「但根源在制度,這是一個制度性的悲劇。」自小接受共產思想薰陶的她說:「共產黨如果不從根本上去改造、新生,它的生命力也不會久遠了。」
不過,即使兒子被殺害,但丁反對「血債血償」、「以暴易暴」的主張,她認為,六四問題不可能孤立解決,只能在中國民主化進程中解決。「當局不認錯,我絕對不寬恕他們。」
由丁子霖等六四遇難者遺屬發起的天安門母親運動,迄今已逾10年,尋訪到六四遇難者人數已達195名。遇難者家屬們一直呼籲中共公佈真相,但越來越多遇難者家屬等不到答案,相繼去世了。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