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一輩講故事是享受,記得嫲嫲一邊將柴枝夾進灶裏,一邊講《秦瓊賣馬》、《三氣周瑜》、《十二寡婦征西》、《穆桂英與楊宗保》的故事,半懂半不懂的詞語鑽進耳洞,透過幻想變成虛擬畫面,成了童年回憶。
「阿叔」的離去,使香港球壇失去一位滿肚子故事的長輩,這是球迷最大的損失。但這也許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現在的人連考試都只講tips,其他廢話少說。書籍字少圖多,電視劇天天要有高潮,電影5分鐘就要有笑位。
現今評述真「精闢」
「阿叔」淡出評述界可以理解。四年一度世盃,「阿叔」、伍晃榮只是招牌,真正的主角卻是歌星、老襯哥,還有那些長腿、拋胸的女郎。這樣的電視台戲弄前輩,「阿叔」梗係封咪歸隱啦!
慶幸80年代來到香港,遇上足球傳媒的小陽春。扭開收音機、電視機聽「阿叔」講波;每個星期去報攤尋找黃幹先生的足球雜誌,記得書背有句廣告對白很經典,大概是「一份早餐的價錢,可以睇足一個禮拜。」
這一代球迷既幸運也可悲,直播多得看不完,但評述卻往往是「如果利記先入波,咁就非常有利了。」精闢得讓人開竅;還有那些本土足球雜誌,那可真是「一個晚餐的價錢,一程巴士就睇完。」
「阿叔」倒地昏迷那天,家裏電視機一直開着,他愛邊看比賽邊評述自娛,相信他現在還沒停口,只是大家再也聽不到了。
文:法比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