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 自由撰稿人
政府和財爺事前都怕預算案不獲通過,最終憑着最後努力,成功游說得三十四位被視為親政府派的議員通過。部份投支持票的,一早已表明會投支持票,如民建聯和葉劉淑儀都認同預算案的方向,所以投票結果也沒意外。諷刺的是,某些議員一面大力批評預算案,一面卻投支持票;原本可能無法出席投票的李鳳英、黃國健、黃容根也因政府的游說而出席投票。
支持遺憾的預算案
自由黨主席劉健儀早前曾表示,對預算案力度不足感到遺憾,又認為預算案水份居多;自由黨立法會議員方剛也曾表示,預算案完全沒有做到保就業反而打壓營商環境,令企業倒閉、失業率上升,直言就算不反對,都不代表會認同。由此可見自由黨對預算案很不滿。但最終結果,自由黨竟然對預算案投下支持票。自由黨竟可對其感到遺憾和水份居多的預算案投下支持票,原因竟然是感到財爺有誠意為預算案加碼,更承諾會和自由黨在五月討論如何改善預算案。這種做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勞聯的李鳳英曾經批評曾俊華曾說過不能受惠於預算案的失業中產人士,可透過銀行借錢紓困,是現代版的「何不食肉糜」,又認為預算案未能救市民於火。可是,到最後,李議員也是對預算案投下支持票。
財爺表示,會因應外圍經濟因素轉趨惡劣和最新形勢而推出加碼措施。但那是財爺和政府應份做的事。自由黨以財爺承諾政府會做應做的份內事,來換取對一個他們認為是遺憾和力度不足的預算案投下支持票,豈不教天下人恥笑?
而且財爺在預算案二讀時,所表達的「誠意」,就是提出年中加碼措施的四大方向。分別為支援中小企,紓緩失業,幫助中產和有需要人士。可是那所謂的四大方向只說明兩個道理,分別是「阿媽係女人」和「阿婆都係女人」兩個淺而易見的道理。
紓緩失業是份內事
首先,加碼措施當然是幫助有需要的人,不幫助有需要的人難道幫助無需要的人?再者,稍有經濟常識的人都知道,在經濟差的時候,失業是會上升的,紓緩失業根本是政府應該做的事。而且在經濟艱難下,一個中學生也應該知道中小企和中產人士是極度需要幫助的。財爺所表達的「誠意」就是提出這些「阿媽係女人」的方向,而竟有議員表示接受因而對預算案投下支持票,難怪市民會對立法會議員的不滿日增。令人遺憾的是,某些議員嘴裏批評預算案這樣不足,那樣不好,但到表決時,投下的竟然是支持票。然後再用各種藉口,如感到財爺有誠意等等,來為自己的惡行進行辯護。
古有庸臣們指鹿為馬,今有部份議員顛倒他們口中的是非,言行不一,去為一個他們自己也認為不應該支持的預算案投下支持票,實非港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