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訊盈科(008)的私有化暫時告一段落,事件顯示了公司管治及上市公司監管的問題,小投資者及大股東都上了寶貴的一課。我常建議投資者多看年報,因為儘管年報上的資料經過專人包裝,內文仍有很多蛛絲馬迹可供投資者作參考。
董事多財技專家
最近翻看電盈的07年年報,除了幾位執行董事及非執行董事外,發覺內裏沒有透露高層名單,投資者無從知道各類業務領導人的資歷。
作為最大的電訊商,我們不會懷疑電盈員工在電訊上的資歷。不透露各高層業務主管的資料,相信是擔心競爭者挖角。
從投資者角度,披露越多越有利投資者作分析。在電盈的董事名單上,多位都是財技而非電訊專家。有3位在介紹中,強調自己是收購合併或是財務的專才,這可能給予了不少問題的答案。
眾所周知,新鴻基地產(016)的樓宇質素很高,原因可在其年報找到。我在初工作時已翻看其年報,發覺管理班子強大而專業。副主席郭炳江擁有土木工程學位,另一位副主席郭炳聯有法律學位,前主席郭炳湘是土木工程師。而在行政架構那頁,顯示在工程、畫則、管理、租務、業務的專業人士名單。
年報披露高層專業
有一次上會計課,與浸會大學三年級的學生討論年報內的公司管治報告。有一組學生用了較特別的方法去分析。他們除了分析各管理人員的資歷,也分析他們的照片。以恒生銀行(011)為例,他們發覺照片上的管理人員很Prof(專業),而有些公司的管理人員好像不太專業。雖然人不可以貌相,但肯定照片是資歷以外的重要考慮。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