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自憐自嘲的《男人之虎》、脫腋毛穿泳衣的《萬千師奶賀台慶》、咪不離身的《萬世歌王》,諷刺政治、挖苦電視文化、揶揄樂壇黑暗……以為玩無可玩?詹瑞文與林奕華看罷《星期日檔案》,深感港男縮骨港女潑辣,開劇《港女發狂之港男發瘟》,詹瑞文不介意扮女人傳福音,林奕華更揚言想做香港話劇團團長,打救一眾港男港女。
記者:蒙為亮
攝影:林栢鈞
林奕華
曾在麗的及TVB擔任編劇,後組成前衞劇團「進念.二十面體」,1994年憑《紅玫瑰白玫瑰》獲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1995年獲香港藝術家年獎,2005年獲頒授「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現為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香港浸會大學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擔任講師。
詹瑞文
舞台劇演員及電影創作人,1999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第一屆戲劇發展獎,分別在第七屆及第九屆香港舞台劇獎,奪最佳男配角獎(悲/正劇)及最佳男主角獎(喜/鬧劇)等,作品《男人之虎》演出128場,吸引逾90,000觀眾,創下香港劇場紀錄。
Repeat嗌交半小時
林奕華=林
詹瑞文=詹
記者=記
用上「福音」二字,一點不為過,不是危言聳聽,有看過「機場阿嬸」的短片嗎?這種無理取鬧的瘋狂會影響下一代。林奕華訪問開始時拋下一句:「如果港男港女問題繼續蔓延,你信唔信香港會淪陷?」我信,想多想,我打多個寒顫。
林:連《星期日檔案》都專登做個特輯,可見港男港女呢個問題幾嚴重,問題唔係一朝一夕,你父母都曾經係港男港女,不過以前佢哋無錢無選擇,只會一心想下一代好。簡單例子,家女仔第一次帶男朋友返屋企食飯,老竇老母必問:「做邊行,住邊?」做邊行重要咩?住木屋唔可以真心相愛?根本係代代相傳嘅價值觀問題,怪不得誰。
詹:絕對係,我都關心個男仔夠唔夠愛我個女,呢個世代大家都互相計算,點解話港男縮骨,港女大花筒?就係因為大家計數計到過晒火位,當咗另一半係Gucci、Prada、Rolex,要Show畀人睇自己另一半有幾勁,真愛根本唔存在,更遑論會尊重身邊人。
林:係呀,我成日喺街見到情侶嗌交都講呢句說話,女仔講完男仔又講,男仔講完女仔又講番轉頭:「你根本無理我感受。」「我無理你感受,你又有理過我感受咩?」同一句對白沒完沒了係咁Repeat。哈哈,我諗住今次個Show,有半個鐘都係Repeat呢一句,哈哈。
詹:正喎,咁對白都可以記少啲……
林:哈哈……
詹:今次最想藉住《港女發狂之港男發瘟》改變港人價值觀,笑位梗有啦,但笑完都想大家睇完個Show帶到啲嘢走,香港風氣越變越壞,救得一個得一個啦。大家只用錢衡量一個人嘅價值,內在真善美無人理,一見到人就即時諗:呢個人值幾多錢?識佢有乜着數?會幫到我乜?我唔係誇張,呢個係事實,既悲凉又殘酷,一諗到呢個位,好驚。
林:港男港女關係太建基於物質,一段感情可以好快玩完,因為男男女女都係無間道,無人付出真心,一心諗住良禽擇木而棲。再咁落去,人同人會越來越疏離,再咁落去下一代點算?成個香港,分分鐘會因為呢個病態問題淪陷。
以為他是真女人
訪問途中,詹瑞文收到一個電話,令帶病的他精神一振,好消息來自票房,一日沽清所有門票,立刻要度期加場;林奕華也不輸蝕,早前與張艾嘉和鄭元暢合演的《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舞台劇,零宣傳依然全場爆滿。反觀其他舞台劇,在金融海嘯衝擊下只得一半入座率,可悲可憐可嘆。
林:唔好話賺大錢,叫做為到皮,夠繼續做舞台演出咁啦,多謝觀眾支持囉,你知啦,金融海嘯大家都會手緊啲,要觀眾買飛入場有一定難度,希望多啲宣傳吸引人睇Show啦。
記:喺地鐵站同巴士站貼多幾張海報就掂?
詹:我諗不如咁講啦,香港觀眾唔會因為張Poster搞笑誇張啲就買飛入場,觀眾要求每個Show都有新Idea,散咗場要有嘢袋得走,所以我一路做一路變,食老本唔掂㗎,同林奕華合作至少唔會故步自封,兩個人度橋Angle多好多。今次係我哋第三次合作,上次玩電視文化,今次用港男港女做主題,我比較注重表演,講Brainstorm全部係林生功勞,無刻意分工,但我非常鍾意呢種合作關係,玩得高興,我諗住下半年拍電影,拍埋你一齊做電影,好唔好?
林:聽住先啦……如果要我分析點解阿詹咁賣得,原因只得一個,佢嘅演出跨越年齡同角色限制,所以觀眾層面好廣。學生一排一排咁買飛,師奶會同老公孖住睇,情侶又會睇。以前睇得舞台劇嘅,多數係斯文女仔或者文藝青年,家波牛都照睇,仲會睇到企起身大嗌兼吹口哨,興奮到好似曼聯入波咁款,的確神奇。
詹:我都聽過觀眾話:「入場係為睇詹瑞文扮女人。」我立刻講:「扮女人個個都識啦,你有權唔睇喎。」佢又咁話:「你扮女人,扮到我以為你係真女人吖嘛。」我都唔知好嬲定好笑。
心願當最高話事人
近十年香港藝術界不斷被批評為文化沙漠,劇壇更是劣評如潮,不過不知是否時勢造英雄,當藝發局及康文署依然停留在「偶有佳作」的境地時,一班獨立舞台劇工作者依然繼續堅守劇壇,詹瑞文和林奕華就是當中佼佼者。有人批評他們的演出過份商業,他們卻不諱言:「有啲商業成份,總好過完全僵化。」
詹:藝術同商業不可分割,玩藝術都要識變通,絕對唔可以一本通書睇到老,就算我再做《男人之虎》,都要加好多新內容同Idea,觀眾唔悶自己都做到悶啦。做呢行咁耐,我從來都係一句:「與眾同樂!」大家玩得開心,我唔介意爆肚搞爛Gag,甚至拉埋觀眾上台一齊玩,觀眾睇得High先會有氣氛,有乜理由每年都重複同一套經典先?點解唔加多啲新元素,令成件事Fusion啲呢?老實有得舊酒新瓶我已經好滿足,可惜家好多劇,都仲係舊酒舊瓶囉。
林:我有兩個心願,不過我諗有生之年都未必達成到,一,做香港話劇團團長;二,做APA(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院長,我知無人會畀機會我做,唔係我做唔掂,而係我一上場,一定會問好多佢哋做咗十幾年都無諗過嘅問題,例如點解年年藝術節都搵啲傳統外國經典擔大旗?點解連一套劇場味重啲嘅作品都無?我夠膽講,香港劇壇比其他亞洲國家落後十年,人哋不斷前進,我哋就卻步不前。一日KingSir仲係香港話劇團團長,呢一切都唔會改變,佢嘅劇目太公式化,只會俾人睇到過去同現在,但劇壇要嘅係將來,其實香港新一代演員質地唔差,好多演員都肯學肯做,點解唔畀多啲機會佢哋試唔同嘢呢?
記:你哋鍾意教書多啲,定做編劇多啲呢?
林:我就兩樣都鍾意,作育英才培訓下一代,先可以令劇壇續命,當然我都唔會停落嚟,因為上得舞台演出,已經係最好教材,好似今次做《港女發狂之港男發瘟》,都係想教化眾生,叫佢哋唔好再沉淪。
詹:我都係鍾意演出多啲,雖然人人都阿Sir前阿Sir後咁稱呼我,但我唔適合長時間教書㗎,況且我教戲都係以Demonstration為主,無錯理論係重要,不過實踐嗰陣先出現困難咪仲弊?與其單睇理論叫苦連天,我會選擇繼續演出,做得好咪掂囉。
後記:林奕華與詹瑞文為現今舞台劇的不思進取,氣結得痛心疾首,沒錯劇壇要變革,更不能來來去去只得一個詹瑞文,但我盼望的是百花齊放,要改,換了帶頭的最高話事人就成了嗎?我想總有點用處吧,不過要做到一個由上而下的改革,非一朝一夕的事,幸好劇壇還有一些年輕新力量如梁祖堯、彭秀惠、火火等,他們依然有心有力,又是這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你看消極,我卻覺得積極無比呢。
《港女發狂之港男發瘟》
日期:6月19日至21日、26及27日7:30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
票價:$420、$260、$290、$240、$170
查詢:251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