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試圖打破無動力船隻往返太平洋紀錄的復原明末清初帆船「太平公主號」,昨晨在台灣以東海域遇到大風浪,被一艘貨船攔腰撞沉,只差一日航程而無法完成歷史創舉。船上11名船員漂流四個多小時後全部獲救,險葬身大海的船長激動地說:「大家都平安歸來是奇蹟!」
記者:馮永堅 盧文烈
全球唯一復原明末清初帆船太平公主號去年6月從香港出發,途經日本大阪及美國三藩市等地後,經夏威夷及橫渡太平洋返回台灣,最後會駛來港作終點。船長希望以11個月時間,創下無動力帆船往返太平洋紀錄。船員來自中美及日本等地共11人。
墮海11船員獲救
太平公主號昨日已幾乎完成1.8萬浬的破紀錄航程,但在昨晨經太平洋駛回台灣途中,在距離基隆一日船程的蘇澳港東北約30浬海面,疑因風高浪急及帆船體積太小,被「ChampionExpress」貨船攔腰撞到,帆船隨即斷開兩截並於海面漂浮。
台灣當局接撞船意外後隨即派出直升機到肇事海上搜救,但由於當時海面刮起九級風浪及能見度低,直升機一度無法接近船身。船員於是跳落海待救,最後經過4小時漂流,11人全部獲救。
肇事貨船不顧而去
船員隨即分別被送往台北市兩間醫院救治,除了最年長的美國籍船員Jack頸椎骨折,傷勢較重外,其餘都沒有大礙,只是擦傷及有脫水現象。船長劉寧生獲救後表示,撞船時他正在休息,據當時輪值掌舵的大副湯裕權憶述,貨船速度極快,從發現它到撞擊僅約10分鐘;另一船員Jason也說,事發時感覺船身受三次撞擊後開始下沉。
有船員指貨船徘徊十多分鐘後便駛離現場,批評貨船不顧而去。
「平安歸來是奇蹟」
締造壯舉功虧一簣,但劉寧生未責怪船員,「最重要的是我們船員全體平安。」他更自責說,對於意外深感愧疚。「還好大家都平安歸來,這是另一種慶幸、也是奇蹟!」
台灣海岸巡防署表示,貨船屬非洲利比利亞(Liberia),而太平公主號在港註冊,因事發地點位於公海,台灣對兩地船隻均無管轄權,賠償等民事責任問題將交由保險公司、船公司與香港方面處理。
香港海員工會秘書林偉康表示,太平公主號由構造以至選用材料都比較原始,遇到大風浪會有一定程度危險,能夠經歷11個月海上航行,已是決心的表現,雖然今次航行最後一刻功虧一簣,但已經是一項壯舉。
特稿
復原明末清初中國外海戰船
太平公主號是「趕繒船」(中國古代福建製船一種)的複製品,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完全復原中國古帆船,由材料、構造至外形都參照明末清初外海戰船而成的。去年首航抵達香港,曾停泊在赤柱卜公碼頭,讓市民離岸參觀。
去年3月底在福建廈門成功下水的太平公主號船長16米,寬4.5米,主桅杆長15米,排水量30噸,最多可載12名船員。該船船長劉寧生去年訪港時曾透露,為重現中國過去的帆船製造技術,90年開始構思仿製一艘明末清初的外海遠航帆船,前年初正式開始動工,至前年中完成。
棄用現代物料
太平公主號選用的材料,全為天然的相思木等木材,沒有採用現代物料如螺栓、螺絲釘等,只安裝了現代的導航及通訊儀器。造船技術更經過考古部門考究,採取當年的技術而製,可謂集結了數百年前內地造船的技術。
太平公主號是世界僅有完全復原的中國古帆船,復原和仿古不同,仿古帆船只是仿古的外形,有其形而失其神;而復原則無論船的外形、建造方式、構造都力求與古代相同,因此劉寧生視太平公主號為無價寶。
本報記者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認為應該再造一艘太平公主號來完成歷史壯舉嗎?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