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金融海嘯下失業的市民或受情緒困擾,一項調查發現,八成受訪者正承受壓力,逾半產生負面情緒,近七成更有情緒病症狀,但大部份受訪者只會獨自承受,最終破產收場。由於針對金融危機情緒輔導的求助個案增加,有團體促請政府加強情緒病宣傳及破產輔導。
民建聯本月3至9日訪問989名18歲或以上市民,發現20.2%受訪者極度不快樂,近八成人承受不同程度的壓力,逾半受訪者承認金融海嘯對他們產生負面影響,但較四個月前的59%少。大部份受訪者均出現失眠(68.8%)、情緒暴躁(64%)及疲倦(77.8%)等情緒病症狀,六成人選擇獨自承受。
促政府加強破產輔導
東華三院芷若園的「金融危機情緒輔導熱線」自開展以來,每月處理新症多達150宗,較機構以往每月處理約100宗上升五成,當中以欠債、失業及生意失敗較多,涉及金額由十多萬至數百萬不等,最高欠債達5,000萬,約七成個案最終要破產。
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主任梁翠環指,近期中產求助個案上升,部份亦涉及有欠債的年輕人士。她建議銀行為有關人士提供觀察期,日後才追討欠債,又促請政府加強宣傳及破產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