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評論個別事件的政府 - 王肇之

不評論個別事件的政府 - 王肇之

王肇之 臺灣大學香港僑生

二○○五年,迪士尼要求食環署人員進入園內執行公務時脫帽及解襟章,梁愛詩就會否起訴迪士尼的問題上說:「不會評論個別個案。」二○○八年,梁展文加入新世界發展,公務員事務局表示,「不會評論個別個案」。同年,製作國殤之柱的藝術家高志活以及其他民運人士在京奧期間來港遭拒,入境處聲言「不評論個別事件」。今年,環保署被揭發有高官在工作時間瀏覽色情網頁,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事件屬個別事件」,他不評論。

不是「廢柴」是甚麼

不必羅列香港政府重複了這句廢話多少篇,大家都明白社民連是對的。一堆高官月薪數十萬,所有個別事件都不予置評,連全港市民關心的話題都沒有意見,不是「廢柴」是甚麼?早前,高志活去信入境事務處申請入境,入境處發言人又說「不評論個別個案」,實在教人忍無可忍。
高志活為甚麼入境前要事先知會入境處?丹麥公民進出香港,從來沒有「要事先知會入境處」這條規矩,因為丹麥護照持有人可以免簽證留港九十日。高志活事先知會入境處,全因去年入境處在事前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在香港機場拒絕他入境,還遭扣留六個小時,十分狼狽。高志活說他不想往返坐幾十小時飛機,因此行前再問個清楚。好了,面子給了香港入境處,入境處報以一副官架子:「不評論個別事件。」難道決定一個人能不能入境都要經過五六個局、十幾個小組討論通過嗎?入境處的高官支一百幾十萬年薪都在幹甚麼?跟環境局的高官一起上鹹網?說不定,這個高度自治的香港入境處在等中央政府的「第二支管治班子」批示,他們根本做不了主。
政府不評論個別事件,卻常出人意表的有個別行動──例如拒絕中央眼中的敏感人士入境。亞理士多德的《形上學》卷一第一章就說:「醫生不為『人』治病,他只為嘉里亞或蘇格拉底等個別的人治病。」實際處理問題的人總是着眼於「個別個案」,而不是開口閉口就大談理論,理論是留給理論家講的,理論是等到事情解決了,檢討時再講的。總而言之,就不是讓高官面對公眾,面對立法會,面對實際問題時講的。請一眾高官想想,當閣下看病時,醫生說:「我不談論個別的腳痛,不過根據一般程序和守則,我們首先會怎樣怎樣,然後如何如何。」閣下罵不罵他「不該」?

既是庸官也是奴才

事實擺在眼前,不評論個別事件的政府,要麼就是尸位素餐,浪費公帑,壓根兒是一批庸官;要麼就是人微言輕,行事處處要看主人臉色,徹頭徹尾是一堆奴才。但到底不評論個別事件的香港政府是一批庸官還是一堆奴才?或者我們開拓一下思路:很可能既是庸官,也是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