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古人嗎? - 林夕

我們是古人嗎? - 林夕

有一則陳年娛圈小八卦,只是藝人家事糾紛。女演員與其夫關係出了問題,在那場隔空發話的爭吵中,其妹看不過眼打抱不平,大罵姐夫,女演員溫總上身,引用了曹植詩:「相煎何太急」,其妹回應說甚麼古詩,「我們是古人嗎?」這個「我們是古人嗎?」不幸佔據了我少量記憶體,至今不想回憶,未敢忘記。
這他人家事,與公眾利益無關,可是一葉知秋,這些瑣事既然能吸引眼球,也證明了很多人用錢和時間投這種資訊一票,看甚麼可能就會變成甚麼。社會風氣不是貴古賤今,就是棄古拜今。拜的是甚麼今,不就是二字記之曰:拜金。所謂跑在時代尖端,那時代的尖端,只是時尚的尖端,連引用古詩詞都被視為與時代脫節,那就更休想對看來沉悶,好像與己貼身利益無關的歷史了。
09年是眾多重要歷史事件的周年紀念年,還有點鑒古之心的媒體及民間團體,都下了很多工夫,抱着薪火相傳的理念,希望把過去有發生過的事,不因時間而變得模糊。可,眼看港大學生會對罷免會長陳一諤進行公投一事,不能不為我母校培養出來的新一代有揪心之痛。痛不在執筆時未知的結果,不止在對六四的詭異看法,而是到昨天為止那低得可憐的投票率。一萬多會員,只有一千零五人投票;投這一票,用不着天子門生毋忘五四精神,投身改造社會,只不過是對會長的發言表個態而已,贊成反對棄權也好,道理歪理都可理性辯論,可悲的是,連態都懶表,甚或沒有通過思考得出態度的能力。有組織性地種票固然可怕,但起碼有一石擊起千重浪的功效,引起話題。最可怕的,不是歷史有無公論,而是對歷史的冷漠。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