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刪內容涉238苦主投訴

被刪內容涉238苦主投訴

【本報訊】金管局堅拒公開的調查報告部份內容,涉及該局進行詳細調查後轉交證監會跟進的238個雷曼苦主投訴個案。據悉,金管局在報告點出該局一直拒絕公開確認銀行銷售雷曼產品的五大類問題,包括產品監察欠佳、客戶風險特性分析不足、文件紀錄出現錯漏等。有立法會議員和雷曼苦主大聯盟認為,公開金管局確認銀行銷售問題的報告內容,有助苦主與銀行進行和解。
據了解,原先呈立法會時被刪除的金管局調查報告八頁中文資料,顯示238個投訴個案之中,金管局認為近半涉及銀行向較容易受損客戶售賣雷曼產品,包括65歲以上、文盲、小學程度、心智不健全人士,銀行亦可能過份依賴客戶確認程序,即未有從其他渠道了解對方購買產品時的客觀條件。金管局又發現不少人將所有資產購買雷曼產品,令人質疑銀行銷售時,未有評估客戶是否有足夠資產承受風險和損失。

苦主:公開有助追討

消息稱,被刪除內容亦指銀行出現「產品監察問題」,有銀行在08年8至9月仍未留意市場行業風險和經濟環境,繼續向客戶銷售雷曼票據,又指有銀行對客戶風險特性分析不足、文件紀錄出現錯漏,並在客戶不清楚定期存款和雷曼產品差別下出售雷曼產品。
立法會雷曼小組成員甘乃威認為,若金管局公開報告被刪內容,能讓苦主用以對照本身個案,「同銀行和解時,知道自己處於邊個位置」。雷曼苦主大聯盟召集人陳光譽認為,由金管局披露銀行不良銷售手法,有助苦主確切了解事件真相,有助苦主跟銀行和解。

金管局調查報告被刪除內容五項重點

1.去年8月至9月仍有銀行未有留意市場風險和經濟環境,繼續出售雷曼票據
2.銀行向客戶給予過高或過低風險評分,以致雷曼產品銷售人員給予他們不適當意見
3.有客戶或銀行未有在雷曼產品銷售文件上簽署
4.容易受損客戶包括65歲以上、文盲、小學程度、心智不健全人士,銀行未有評估他們有否足夠資產承受風險和損失
5.不少人定期存款屆滿時,銀行可能令客戶以為購買雷曼產品與定期存款無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