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詞人周禮茂:自由可以開到花

填詞人周禮茂:
自由可以開到花

重踏維園,往事並不如煙;心痛,一揪就是20年。歲月把希望輾得支離破碎,填詞人周禮茂卻說,「忘不了的,年月也不會蠶蝕」。16年前,周為《自由花》譜詞,沒想到一唱至今,成為每年六四燭光集會的「我最喜愛歌曲」,他深信六四終會平反,希望這首歌曲可以抹乾群眾的眼淚,鼓勵人繼續堅持下去。
屠城那晚,從事廣告業的周禮茂開夜班,看到電視新聞,感到可怕和不安,翌日跟同事說起,有人憤怒到「爆玻璃」,「我記得自己有一日成日唔開心,唔返工,但當時(工作上)孭緊好重飛,之後要做返朝十晚十補番,同事講起都好唔開心,記得嗰時有人好激動打爛玻璃。」

「終有一日完成夢想」

1993年,唐書琛聯絡周禮茂請他譜詞,「佢話希望每年都用呢首歌嚟紀念。我記得好趕,好似得幾日時間,當時淨係諗,唔應該再係用番六四嗰段時候嘅心情,未來漫漫長路,唔可以停留喺過去嘅哀愁同埋激動之中。」
「呢首歌嘅歌詞抱有好大希望,只要努力,自由可以開到花;唔好放棄,終有一日可以完成夢想,因為要年年唱,訊息一定要正面,嗰時無諗過首歌咁多人唱,可以陪咗大家咁多年,我覺得好榮幸。」
《自由花》寄調台灣歌手鄭智化的《水手》,原曲講述船隊在大海航行困難,當年在中國大陸十分流行。1993年民運人士王希哲獲釋,接受傳媒訪問時哼了該曲的副歌部份,「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甚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支聯會成員看到訪問後,覺得十分有意思,就請人重新寫詞,這個人就是周禮茂。

「年年出嚟唔係多餘」

周禮茂填詞時未聽過原曲,卻同樣寫出對夢想的期盼。他自言性格較悲觀,不想影響到別人,「我已經等到有少少攰,以前比較多空間寫呢類歌,我亦都多呢啲火。家冇以前咁多怒氣,好多時捱過就算,有個心,但唔會去行動,唔覺得會有啲咩點變。」
雖然如此,心底裏他仍深深相信某年某夕始終會變真,「年年出嚟嗰種堅持唔係多餘,我諗仲有好多人仲堅持緊,但未必走出嚟表達,生活上要煩呀、要忙呀,但個心仲喺度。同埋我覺得國家唔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佢哋唔會唔知嘅,只不過佢要搵時機(平反)。我唔知佢乜嘢時機啦,不過我哋要繼續發聲囉。」
記者張嘉雯

自由花

曲:鄭智化
詞:周禮茂

忘不了的,年月也不會蠶蝕,心中深處始終也記憶那年那夕;
曾經痛惜,年月裏轉化為力,一點真理,一個理想永遠地尋覓。
悠悠長長繼續前航不懂去驚怕,荊荊棘棘統統斬去不必多看它,
浮浮沉沉昨日人群雖不說一話,不想清楚分析太多真心抑意假。

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着吧!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會開花,
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着吧!來自你我的心,記着吧!
忘不了的,留下了不死意識,深深相信始終會變真某年某夕;
如此訊息,仍賴你跟我全力,加一把勁,將這理想繼續在尋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