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水坑口上荷李活道,隨意散策。這個地方很少來,上面東華醫院一座建築物入口處,有明代李時珍(1518~1593)銅像。他一百九十萬字著作《本草綱目》,記載藥物1892種。花園中闢「藥圃」,原來種植了好些中藥材,不過有點「年久失修」,稍欠照拂。雖不致自生自滅,但看來帶着寂寥。
既然路過便認認藥材。很多只是從書本、手冊、藥典、百子櫃中乾製品……中得知,那麼它們鮮活前生又是怎樣?忽地笑、霧水葛、紅紫珠、鴨跖草、九里香、鐵海棠、風雨花、火炭母、半枝蓮、蚌花、青蔞、猴耳環、鴉膽子……當然,專門研究者才分得清,我們看到皆青綠,略蒙塵。但名兒十分吸引。
見一株矮小植物,竟擁有偉大名號,實在有趣:「十大功勞」,是否有點浮誇?葉呈長橢圓形近長方形,深綠色,有光澤,邊緣反捲,有刺。整塊葉子比其他植物較為厚硬,但沒什麼特色,「貌不驚人」的它,根、莖、葉都有用,味苦,性寒,主攻清熱解毒,旁邊牌子列明功效,可治感冒、支氣管炎、咽喉腫痛、牙痛、急性胃腸炎、痢疾、肺結核、肺炎、傳染性肝炎、風濕關節痛。
數一數,也有十項──是否名字承擔的「功勞」?藥不可貌相。